第225章 孝子(第2/3頁)

因為掛心著四阿哥,康熙沒再回清溪書屋,理所當然地去了觀瀾軒旁邊的集鳳軒。坐在集鳳軒院子裏的葡萄架下,聽宮人一會兒一稟報。

“太醫說沒事,暈倒是因為精疲力竭所致。”

“給四爺洗過澡了。”

“好不容易把四爺喚醒,喝了大半碗米粉,就又睡了。”

“給四爺剃過頭了。”

“給四爺收拾幹凈了。”

“四爺正睡的香......”

到了午後,佟寶珠勸康熙:“太醫也說了,四阿哥身體無礙。皇上去屋裏歇會兒?”

康熙未置是否,而是說:“有人給朕的信裏寫,清理戰場時,除四阿哥之外,諸皇子均是身先士卒的忙碌。又特意解釋,說大約是四阿哥身體有恙,所以一直在帳中。皇後你怎麽看此事?”

佟寶珠站在康熙背後,給他捏肩:“四阿哥不是怕吃苦受累的人,許是不願看到慘烈的場面?臣妾沒上過戰場,但也能想象得出來,我方的屍體,敵方的屍體縱橫交錯,四處都是血跡,不忍直視。”轉話又道,“也可能,他是覺得自己幹那些粗活遠不如兵士們,和他們一起幹,別人又要關照他,擔心給大家添麻煩。還不如躲到一邊去。”

“朕原是想親征。親征是要多花許多費用,但意義不同。朕親征,不僅能震懾叛敵,同時也能鼓舞士氣。無論兵將,都會報著一顆必勝之心上戰場,將會是一場必贏之仗。”

康熙望著院門的方向,沒帶什麽情緒地說:“同理,皇子們隨軍上戰場,不僅是讓他們增長見識;他們還是一杆杆的旗幟,別人看到皇子們的身影,就知道大清國面對外來的侵略,絕不等閑視之。”

佟寶珠明白康熙要表達的意思,但沒明白,他為什麽突然提起這件事。四阿哥既使在戰場上有偷懶行為,被人暗中參奏,現在也不是指責的時候。

就憑這份千裏迢迢趕回來的孝心,就該什麽都原諒了。至於過錯,日後有的是時間,再慢慢教導。

拿不準康熙的所思所想,佟寶珠含糊辯解道:“可能四阿哥覺得皇子眾多,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別人不會注意到他。”又笑呵呵地說,“年齡小嘛,才十幾歲,還是個孩子呢,沒皇上考慮的深遠。等以後得閑了,皇上再慢慢給他講道理。”

“那怎麽能一樣?”康熙扭頭看她:“他是皇後的兒子,是嫡子,是除了太子之外,身份最尊貴的皇子。”單聽語氣,還以為四阿哥是皇後親生的。

佟寶珠不知如何接話,便把話題引到了太子身上:“想必太子更是心急如焚,皇上什麽時候給太子寫信?”

康熙站起身道:“那邊還有很多折子沒批,朕去看看元元們,就去清溪書院了。晚上過來用晚膳。”

康熙的病好了,太後回了紫禁城,元元們便又抱回了集鳳軒。四五個月的孩子,已經會翻身了。三個放在一起,十分熱鬧。

不是這個翻身,把腿壓在了另一個身上;就是這個伸著小手,去摸對方的臉;還有拱到別人頸窩裏,又抓又咬的,口水塗了別人一臉,惹得另一個哇哇哭。

康熙最喜歡的事,就是坐在一邊,和皇後說著閑話,看著他們這般鬧騰。聽著他們的哭聲,就心裏歡喜。

因為他發現了,他們哭,大部分的時候,並不是真哭。張著小嘴幹哇哇,根本就沒淚。

只要是一抱起來,立馬就能止著哭聲。與其說是哭,不如說是他們情緒的一種表現。想讓人抱呢!

此時三個崽崽,剛睡著,還算老實,各自安穩地躺在各自的領地裏。小三元大約是夢到了什麽好事,突然傻呵呵地笑了一聲。

康熙挨個摸了摸他們光滑的小臉蛋兒,輕聲說:“太子三歲半的時候,出過痘,皇後知道嗎?”

“有些耳聞,聽說十分兇險。”佟寶珠看出來康熙心情有些低落,為了調節氣氛,她自裝沒注意,笑呵呵道,“早些出痘是好事,再也不用操這個心。”

“朕登基這麽多年,只在太子出痘的時候,停過朝政。”康熙摸著床的圍欄,緩聲道,“朕記得很清楚,從十一月二十七,至到臘八次日,一共二十二天,各部院的奏章全部都交由幾位朝臣們處理。”

“朕全心全意的守在太子身邊,親手喂他吃東西,親手給他擦洗,陪他度過了整個出痘時期。他痊愈之後,朕喜悅萬分,還祭掃了方澤、太廟、社稷,並向天下臣民宣告這一喜訊。”

“皇上愛子心切。”佟寶珠把手搭在他手背上,十分體貼地說,“那個時候還不比現在這般,天下穩定,臣子得力。當時,正是內憂外患之際。”

“是啊!朕憂心似火。”康熙反手抓著她的手,拉著她,往東邊的起居室裏走,“朕在心裏暗暗祈求滿人的天神,若是能讓太子順利出痘,朕願意折出十年壽命。後來,為了顯示誠心,又在心裏說願意折去二十年壽命。可朕又想,朕若是只有五十年的壽命,折去二十年,只剩下三十年。那時候太子還小,朕不在了,誰來扶持他?就又跟天神商量,還是十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