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懲罰(第2/3頁)

他要靠自己博得皇阿瑪的喜愛。

承乾宮裏,太子的話落了之後,康熙朝他揚了揚手,溫和地說:“胤礽選的很對,何罪之有。此事,沒幾個人知道,就當是沒發生過,以後莫要再提。沒其它的事,你去乾清宮吧,先同施世綸談談。朕待會兒就過去。”

這麽容易就過了?太子很意外!施世綸同他說的時候,可是說不一定會重罰,斥責一頓肯定是少不了的。

於是趕緊說:“謝皇阿瑪寬宥。祝皇阿瑪萬聖金安,祝皇額娘萬福金安。兒臣告退。”趕快走,省得皇阿瑪改變主意。

康熙說的“待會兒”,是待了很長一會兒。他在承乾宮裏用了午膳,同貴妃一起躺在次間的木塌上小憩。醒來後,又洗了臉,喝了兩盞茶。陪貴妃說了一會兒話,用行動表明,自己沒有生氣。這才去往乾清宮。

乾清宮裏的太子和施世綸餓得前胸貼後背,平時茶幾上備的點心和果盤,此時都沒有。伺候的太監,只送茶水。

太子問施世綸:“施大人,喝濃茶水是不是更容易餓?”

旋世綸道:“回太子爺的話,是如此。茶水助消化。”

太子:“…….”難怪他會覺得越來越餓,餓的心慌氣短。他還以為多喝些茶水肚子能飽一些呢。

旁邊伺候的小太監低著頭,裝著沒長耳朵,沒聽見他們談論餓的話題。

康熙進來之後,沒像往日那樣,先問詢太子是否用膳,而是直接議起了營造坊和八大皇商的事。

“才談妥了一家?新型的織布機還沒做出來?”話裏雖然帶著明顯的不滿,但他笑得十分寬和,“施大人別太心急,營造坊先讓太子照管,你和納蘭明珠一起去山西,找上門同他們談。爭取在過年之前,全部談妥。”

“臣遵旨。”

“兒臣遵旨。”

“太子告退吧,朕再和施大人談些別的。”

待太子出去了,康熙開始和施世綸談江蘇那邊的情況,他原本是讓對方知道,他沒找對方算賬,不等於他沒生氣。以後老老實實地做人,竭盡全力辦差,以便將功抵過。

豈料,越談越有興致了。從泰興季家的藏書閣談到季家三公子尤其擅長畫貓,畫的貓栩栩如生,又談到宣州的梅文鼎精通天文和算術;最後談到,有人從番國帶回來的玉麥,耐旱,還產量高。

康熙感嘆道:“江蘇出人才啊!朕這就傳旨讓季三和梅文鼎來京城。還有你說的玉麥,帶一些種子過來,等明年開春,種在豐澤園裏。”

施世綸趁機跪下:“皇上若沒其它事,微臣這就告退,回去給季家和梅家分別修書一封。”

康熙沉浸在政務裏,忘了他和施世綸的恩怨了。開心地笑道:“愛卿退下吧。”

看著施世綸的身影消失在殿門口,這才回過來神,立即又吩咐:“趕快把施大人再叫過來,朕還有事要問。”

不多時,梁九功進來了,苦著臉說:“稟主子,施大人弄臟了褲子。主子要是不急,讓他回去洗洗,換了幹凈衣服,再來。”

“怎麽就臟了褲子?”康熙十分不解的樣子問。

餓一兩頓,一般人能抗著,但抗不著一直不入廁。紫禁城裏沒有茅廁,朝臣們為了避免尷尬,上早朝前不敢吃不敢喝,就是怕憋不住。

梁九功一臉的嫌棄:“主子爺還是別問了,省得臟了主子的耳朵。”

康熙感嘆:“施大人真是位一心為政的好官,為了政務廢寢忘食,讓史官記上,康熙二十七年十月初二,朕和施世綸談政於乾清宮勤政殿,施世綸出殿後,出恭出在了褲子裏。”

“嗻!”梁九功響亮地回應。讓你坑害灑家,遭報應了吧。明日小報上見吧。讓你的臟事,不但整個大清國的人都知道,還將名留青史。

五阿哥得知此事後,坐立不安。皇阿瑪這是故意整治施世綸。下一個該輪到他了。

怎麽辦呢?

愁得晚膳都沒心思用。

正在他急得團團轉時,收到了容嬤嬤送來的信。

【感謝老五為本宮多方籌謀,出宮這一趟讓本宮徹底明白了,紫禁城才是本宮的家。除了紫禁城,本宮哪兒也不想去。

人在做,天在看。

我們只管努力生活,剩下的就交給上天來安排吧。】

五阿哥把信紙焚燒之後,坐在書房裏思索良久,最後決定去乾清宮裏求見康熙。

“皇額娘說,皇阿瑪是一位被皇帝耽誤的男人。如果阿瑪不是皇帝,會是一位像納蘭容若一樣的才子;或是像裕親王那樣的大將軍;也或者是一位改革者、算術家、書畫家、語言學家、農耕家、養生家……”

康熙皺著眉問:“她沒說朕可能是一位醫學家嗎?沒有朕的全力支持,種痘術怎麽可能推廣!現在番國都在不斷的派人來學習的我們種痘術。噢,朕還在支持那些西洋大夫解剖,前天,讓大理寺送了兩具屍體,供他們試驗。朕安排了畫師,把解剖的情況畫下來,以便讓禦醫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