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寵愛(第3/5頁)

退朝後,他暗自歡喜。

皇上果然沒怪罪。

就在這時候,有人又找上他。悄聲對他說,以後若有人問他從哪裏聽來的,皇貴妃幹涉大阿哥婚事之事。讓他堅持說是在同僚那裏聽來的。

他大驚失色:“這不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嗎?”

“是很多人知道。你說誰告訴你的都行,就是不能提到我家大人。敢提我家大人,你兒子可就沒命了。”

他頓覺不妙。

這是被人算計,被人當槍使啦!

回到內務府,正在他思考著,是回家一趟交待一下後事呢?還是莫無其事地繼續籌辦大阿哥的婚事。

就在這時候,吏部和慎刑寺的人同時來了。

“把你手頭的事務,詳細的交待給劉大人,然後跟本官去慎刑寺受審。”

“……什麽,什麽時候能回來?”

“依本官推測短時間內回不來。看在多年共事的份上,有什麽要給家人傳的話,趁著交接的時候,寫封信。本官幫你送。等進了慎刑司,一句話都傳不出來了。”

“……”歹人害我啊!老老實實的做名郎中不好嗎?為什麽要趟別人的渾水。

跟自己有關系的這些事,佟寶珠絲毫不知。她現在知道了,太皇太後和皇太後對她並沒有責怪之意,就心安了。

這就是日常行事端正的好,發生對自己不利的事,別人不會往壞處想她。

回承乾宮時,不但帶了一小罐糖蒜,還帶了個壽康宮的廚子,準備讓他做道紅糖糍粑。甜軟,不粘牙。她當時在壽康宮裏吃了一個,口感很好。

康熙用午膳的點是十二點半。

佟寶珠還想著,等他擺駕過來,四阿哥和七阿哥也早回來了。她提前給兩人交待一番,以後每日給七阿哥洗腳的事交給奴才們來做。

豈料,康熙在他們回來之前,來了承乾宮。還跟她說,太子的事,他已經跟太子談過心了,不會有心結。

大阿哥和四阿哥的事,也交給他處理。他不但不會讓他們有心結,還會更加覺得他們皇額娘的好。

“皇上有什麽辦法?”佟寶珠問。

“貴妃不用操這個心。”康熙胸有成竹地笑道,“貴妃只用等著結果就行。”又說,“以後哪個孩子不聽話,惹貴妃生氣,都交給朕來處理。朕把三藩都平了,台島都收了,還對付不了幾個孩子。”

“謝謝皇上。”佟寶珠吸了一下鼻子。她真是被感動到了。

這件事出了之後,無論是太皇太後,皇太後還是康熙。他們的態度,都出乎她的意外。竟然無一人責怪她,趁機指正她以前的種種不是。

得知被人彈劾,她也反思了。她確實插手的事情太多,超出了一個後妃的本份。

給太子安排哈哈珠子,過問大阿哥的婚事,讓四阿哥給七阿哥洗腳。雖然她的心意都是好的。可嚴格來說,她做的都不對。

她是一個男權社會的後妃,不是現代社會的家長。

任何一件事拿出來認真評判,按著宮規,都夠罰她至少半年禁足。

康熙扭頭看了一眼感激涕零的貴妃,甜蜜蜜的心思,像是街頭做糖葫蘆熬的糖稀,汩汩地冒著歡快的泡泡。

貴妃太能幹了,朕想寵她,都找不到地方寵。若是和其他嬪妃有矛盾,他可以不調查原因就站到貴妃這邊,以示他對貴妃的恩寵。

可整個後宮裏,就沒人能與貴妃抗衡。溫貴妃剛封妃的時候,鬧騰過一陣子,可不久就偃旗息鼓了。這一年來,更是和貴妃親如姐妹。沒生下十阿哥之前,天天往承乾宮裏跑。

新入宮的這些小主們,倒是有兩個稍有姿色,且性子潑辣的。承過寵,去承乾宮裏謝恩時,就分別被慧嬪敲打了一番。

慧嬪是博爾吉特氏,在別人眼裏代表了太皇太後和太後的立場。

一些自認為自家和太皇太後親近的人,也不敢囂張。

他曾想著用客棧賺的銀子,討貴妃歡喜。還特意叮囑吳啟爵每月送一回銀子。

起初,貴妃收到銀子,還樂呵一會兒。自從賺過一萬兩銀子之後,就表現平常了。

她掌著內庫,賞東西對於她來說,沒什麽意義;不缺銀子;又沒人欺負她;位份暫時又不能晉。

以前還能用翻牌子來討她的歡喜,最近翻牌子也不管用了。

正發愁無處可寵呢,前朝的刁臣們給他指出了條路子。

這是康熙思索了一上午,給早朝上彈劾貴妃這件事,下的最終結論。他喜歡凡事往好處想,把壞事變好事。

這就是一個帝王的能力!

看到大阿哥背著七阿哥繞過影門墻過來,康熙走下台階,沒等他們四兄弟反應過來,就說:“都免禮了。胤禔待會兒再走,給七阿哥洗過腳,朕跟你說幾句話。”

後面跟著的三阿哥和四阿哥仍是跪下施禮,“兒子叩見皇阿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