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難過(第2/3頁)

他說的王大人是王掞,今年四十六歲,清瘦,一把花白的胡子,是內閣大學士中唯一的漢人,也是太子的老師。此人無論是在京城,還是在江南學子中,都有極高的威望。

康熙眼前呈現出一介草民在德高望眾的官員面前,坐著肩輦揚長而去的情景,還有王掞扭頭打量的情景。甚至能想到,他瘦長的臉上,盛滿了不可思異。

在宮裏出這種事,康熙覺得很丟臉,尤其是在注重禮法的王掞面前丟臉,更是覺得丟臉。王掞的祖父是前朝首輔,父親是前朝狀元。說不定,他當時在心裏想,要是擱到前朝,在宮裏絕不會發生如此無禮之事。

康熙裝著不知道是誰的樣子,召來梁九功問,昨日可有嬪妃的家人入宮。

高士奇沒等梁九功應話,就趕緊提出告退。有些話,他不能聽。把這消息透給皇上,讓皇上知道這回事,他的任務就完成了。

沒了外人在,康熙便也不再來虛的。直接說道:“去打聽打聽,外面都是怎麽議論的?”

當梁九功說到,有人議論皇上寵愛德嬪,準備立德嬪為皇貴妃,待時機成熟立為皇後,再立六阿哥為太子時。康熙都要氣笑了。

這是背後安排此事的人愚蠢?還是議論這些話的人愚蠢?還是他(她)們都當自己這個皇帝當傻子了?他怎麽可能像他皇阿瑪那樣,因為寵愛某人,對國事不管不顧。

再說,他也不可能寵德嬪。除了性子好之外,沒別的優點。一點心眼都沒有。隨便就著了別人的道兒。這麽單純的人,怎麽能在後宮立足!還養著個孩子,要是沒有貴妃照應著,早晚得讓人把她給吃了。

康熙道:“去給惠嬪傳話,其余嬪妃們的家人暫不入宮。”要讓她們知道,對別人使壞,自己也落不到好處。省得後宮被她們折騰得雞飛狗跳。

梁九功去長春宮時,宜嬪、僖嬪、榮嬪都在那裏,她們正商量著一起去永和宮呢。準備多捧捧德嬪和烏雅夫人,把她們捧得高高的,找不著東西南北,然後看她們的笑話。

聽到不讓家人入宮的話,簡直要原地爆炸。都已經往宮外傳過話了,誰的家人哪一日來,已經排好了日子。

“梁總管,皇上怎麽突然改變主意了?”宜嬪搶先問。

“奴才也不知,奴才是聽命來傳話。”

梁九功走後,眾人議論了一會兒,最後得出了統一的結論。肯定是烏雅夫人的行為惹怒了皇上,皇上才不許家屬入宮。

此事,自己是直接參與者,僖嬪和宜嬪不說話了。

榮嬪一拍桌子道:“我去永和宮問問是怎麽回事。”

到了永和宮。榮嬪裝著不知情的樣子,對德嬪說:“妹妹糊塗啊!怎麽不提前把宮裏的規矩告訴夫人呢?這下倒好,因為夫人壞了規矩,連累了大夥兒。”接著又說,“她們客套客套,夫人怎麽能當真呢?先前我家人入宮,見到貴人小主們都要拜禮。”

德嬪最煩別人說她家人不懂規矩的話,這是提醒她出身低,不知禮數呢。若是平時,她或許不接話,笑笑就過了。這兩天,心情不佳,有些憋不住氣。

不緊不慢地回擊:“如果是我額娘壞了什麽規矩,皇上應該來問責才是。從昨兒個到現在,皇上可是什麽話都沒說。”轉話又道,“興許是皇上就沒打算讓其他人入宮。”

榮嬪氣得要冒煙,又沒什麽話能堵回去。只得悻悻地走了。回到長春宮,把她和德嬪的對話,添油加醋的說了一番。

四人你一句,我一句,罵了德嬪半天。就連平時不怎麽同她們攪和在一起的惠嬪都罵了好幾句。都多少年沒見過她額娘了,終於有了機會,卻斷送在別人手裏。

淑妃知道後,愉快地笑了半天。見不成家人是郁悶,但看到宜嬪她們吃憋,也是一件愉快的事。

一幫蠢貨,就連害人都不知道怎麽出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你們就在這裏搞亂吧,讓皇上看看後宮裏都是些什麽貨色。把後宮管理權,交到這些人手裏是個什麽樣的後果。

這日午後,太子率領的人,到達了鞏華城。

鞏華城位於沙河鎮,是前朝皇帝建立的行宮,整個城呈長方形,占地三十多畝,宮殿廟宇二十多座。兩位皇後的梓宮就停在正中央的祾恩殿內。

禮部安排的是,到達鞏華城之後,安置眾人歇息。次日天亮之前擺案上香,卯時起靈。

兩位皇後的梓宮就在不遠處。想到她們在積郁中結束了年輕的生命,歷史上的自己,用不了幾年,也要步她們的後塵葬到景陵裏。然後等待著康熙死後入景陵,才關上地宮的門。

佟寶珠心裏就沉甸甸的。

活著的時候,圍著那個男人轉,死了也不能脫身,也得葬到他身邊。真是郁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