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啊呀(第2/3頁)

待小太監進來收了碗盤,擺上了茶。佟寶珠掃了一眼擺在塌上的幾本書,笑道:“用完午膳就困,我回後面的車裏休息一會兒。”

佟寶珠回到她的車上,隔著紗簾看到大阿哥騎上馬之後,挑開車簾,吩咐行在外面的侍衛:“把禮部侍郎張英張大人請過來。”

張英正思索著今日之事,怎麽處理才能夠不引起眾人關注,讓大家覺得貴妃和大阿哥上太子車輦微不足道呢。

聽到傳話,慌忙趕了過來。

“車輛行駛中看書傷眼睛,而且低頭久了,容易暈車。李大人去給太子講書吧,別讓他自己看了。”佟寶珠道。

“這……”張英不知道怎麽接話是好。這不合規矩啊!讓他上太子的車,這不是要他的命嗎?

佟寶珠笑道:“並不是書本上才有學問,處處留心皆學問。張大人除了自己給太子講解之外,多給太子安排幾個人講講別的學問。像容若大人,他不是詩詞好嗎?還有納蘭大人和索大人,身為朝廷重臣,渾身都是本領;還有純親王,本宮聽說他見識廣博。趁著這段時間清閑,讓他們給太子傳授一二……”

沒等佟寶珠的話說完,張英便明白了她的意思。趕忙說:“臣感謝娘娘指點。”

太子今年八歲,還是第一次出京城。

莫要說路邊高高的白楊樹、綠油油的麥苗和金黃色的油菜花。就連天空中悠然的白雲和空氣彌漫的青甜,他都覺得跟皇宮裏的格外不同。

看書?

根本就沒有心思看書!

一會兒扒著左邊的窗戶看,一會兒扒著右邊的窗戶瞧,興奮得坐臥不安。有人一起說話,討論討論該有多好!

可是大哥不願坐車裏,非要騎馬。

好不容易趁著用午膳跟他說一會兒話,吃完飯,他就走了。

太子正郁悶。

納蘭性德在窗外說:“太子殿下,張大人說讓奴才上車裏,給您講一炷香時間的詩詞。”

真是想什麽,來什麽。太子怔了片刻後,歡喜地說:“容若大人快上來。”

納蘭性德登上太子馬車的時候。大阿哥和貴妃去太子車輦裏用膳的消息,傳到了乾清宮。

當時康熙正在高士奇談論造船和建水師的事,聽到這話,半天沒說話。

擔心太子和大阿哥出了宮,無人管束得了,才讓貴妃跟著去。這下倒好,貴妃帶頭做不該做的事。

有這麽餓?晚半天用膳,就忍受不了?他們是去給皇後遷梓宮,不是遊山玩水。還好太子知道用素食。要不然,在朝臣之間傳開後,該怎麽議論他。

還有那些禮部的人也是,看到不合規矩的事,怎麽不勸諫?讓貴妃上車還能說得過去,讓大阿哥上了車……

高士奇看康熙臉色不好,避重就輕道:“半大孩子不抗餓。臣家裏那兩個孩子也是,沒到飯點就吵著要吃的。”頓了片刻後,問道:“太子殿下出行之前,是不是沒人給他講過規矩禮儀?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貴重?”接著又問,“是不是沒人給大阿哥鄭重地講過,太子是君,他是臣的道理?”

這還用專門講嗎?

他像太子這麽大的時候,已經登基當皇帝了。

什麽道理都懂!

裕親王那時候和現在的大阿哥差不多大,每次見到他,都知道先叩拜再說話。

康熙正要接話,梁九功急步進來通稟:“主子,永和宮裏剛來人說。四阿哥不見了。”

永和宮裏亂成了一團。

有人喊“四阿哥”,有人喊“胤禛”,眾人一邊喊一邊四處找。

康熙進永和宮,聽到的就是此起彼落的呼喊聲。

德嬪顧不上施禮,迎上去,急急地說:“稟皇上,午膳後,嬪妾把四阿哥哄睡著,去外頭洗了個臉,再進來他就不見了。”

康熙四處看了看,沒看到承乾宮裏的人,問道:“劉福呢?”

德嬪遲疑了片刻後,道:“嬪妾想鍛煉一下四阿哥獨立自主的能力,白天沒讓他(她)跟著。”

德嬪後悔得肚子疼,早知道四阿哥這麽不省心,怎麽也不會讓劉福他們回承乾宮。

今兒上午,德嬪跟四阿哥相處了一會兒後,發現四阿哥並不是她以前看到的那樣不懂事,愛鬧人。跟他說,不能經常同狗在一起,他呵呵笑。讓人把狗帶走,他不哭不鬧。

榮喜嬤嬤給她建議,趁這段時間,把四阿哥以前的毛病都改改。她覺得此言有理,於是讓他們都回去了,省得在這裏搬弄是非。

他們離開後,四阿哥仍舊不哭不鬧。乖乖坐在給他安排的房間裏玩積木。中午用膳,也很聽話。還知道在用膳前,讓別人給他洗洗手。

德嬪尋思著,母子連心的話,一點不假。看看四阿哥在她這裏多省心啊!準備過兩天讓皇上來看看四阿哥乖巧的模樣兒呢。看看她教導的成果。哪裏知道,這一轉眼的,人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