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規矩(第2/3頁)

施粥施粥,不就是給他們這些沒飯吃的人吃的嗎?有百年不遇的好事,還把他們趕出城了。越想越冒火。

最後聚在一堆想辦法。商議了半個晚上,最終討論出來的法子是,等清晨一開城門,就一起往城裏沖。皇帝佬兒愛裝好人,反正不敢對他們動武。

結果呢,今日壓根就沒開城門!

有位年紀大的人不慌不忙道:“南邊在打仗。軍情似火,刻不容緩,有軍報過來,就會開城門。到時候大家跟著沖進去,沖進去就往白塔寺的方向跑。

沒等到軍報來呢,城門就開了。

早朝上,皇上不是說了麽,讓驛兵出城,高喊著南方大捷重新入城。

兩三百名乞丐拼了命的一湧而進,守城門兵士們根本擋不住。大聲喊:“快通知校尉調兵截人呐!”

老乞丐能想到的事,經常在乞丐堆裏混的有心人,自然也能想得到。

施世綸遠遠的看到佟寶珠從馬車裏下來,就叫了上他提前準備好二十來個人,去了南城門通往白塔寺的路上攔。

這些人是他來京城這些年,在乞丐堆裏挑出來的,管他們飯吃,教他們武藝。為將來某天南下報仇準備的。

官員不好攔這些無頭蒼蠅亂沖亂撞的人,他們能攔得住。基本上都是熟人啊!一起搶過饅頭吃,一起搶過破廟睡。而且跟大家搶的時候,就沒輸過。

此時的白塔寺前,井然有序,一個挨一個的拿著碗等粥。佟寶珠盛了三碗後,把勺子遞給了小太子。

正輪到跟前的是位老婦人,緊張地說:“太子殿下,給草民多舀點好嗎?”

小太子笑:“您把碗拿穩了。”哪裏人家拿不穩,是他激動得勺子拿不穩。今日見了這麽多新奇的事,還親手給別人盛飯。心裏樂開了花。

旁邊那一鍋,大阿哥站在板凳上忙得不亦樂乎。曾拿過砍刀的手,拿勺子也一樣的有力氣。盛了三碗後,握著勺子不丟,非要繼續。

葛祿不敢強管,只得由他。

太子懂規矩,盛了三碗後,雖然心中不舍,還是自覺的把勺子遞給旁邊的官員。後面那個拿碗的小夥子祈求道:“太子殿下,您也給草民盛吧,草民求您了。”

太子用祈求的眼神看到佟寶珠。

小夥子立馬說:“貴妃娘娘,草民求您了。您看,前面的人都是太子殿下盛的,輪到草民了不給盛了。”

有一個人求,就有第二個人求。沒完沒了,那怎麽行。

納蘭性德搶在佟寶珠說話之前,拿起了勺子,厚著臉皮道:“本官是禦前一等侍衛,京城第一才子納蘭性德。也就是傳說中的容若公子。本官來給你盛。”

小夥子心裏不樂意,但也不好拒絕。只好低聲道:“謝謝納蘭大人。”

後面的人沒輪到貴妃娘娘、太子殿下親手盛的粥,想著能得容若公子盛的粥也不錯。

有些人雖然不知道容若公子是誰,京城第一才子這個名頭聽著也怪響亮。也算沒白排了這麽長時間的隊。反正這趟是為了吃粥。有貴人掌勺,那算是添頭白送的好事。

眾人都喜氣洋洋。

就在這時候,一群破衣爛衫的人,雄糾糾氣昂昂的來了。

這些人可不好控制。

納蘭性德最先反應過來,勺子往鍋裏一扔。轉身單膝跪地道:“臣請貴娘娘娘,太子殿下回宮。”

有人立馬喊:“不行不行,太子殿下不親自施粥,站在旁邊,讓草民多觀望一會兒也行。看到太子殿下,草民渾身都是勁。狠不得南下活捉吳三桂那只老賊,拿來給太子殿下玩兒。”

有人喊:“容若公子,你不讓太子親自施粥,你不能走,你得親自給大夥盛粥。”

葛祿也看到那些乞丐們了,吩咐旁邊穿官服的人:“快去把他們都擋住。”接著對大阿哥說,“大阿哥請您移步寺內,在寺裏上馬車。”這些人一過來,那就是瘋搶,場面不好控制。

佟寶珠道:“納蘭大人,您看,是有人帶他們來的。他們若是不鬧事,也分些粥他們吃。”接著又道,“您在這裏施粥吧,本宮帶太子和大阿哥回宮。”

康熙十七的臘八節,對於納蘭性德來說,是個極為特別的日子。

後來,他對康熙稟報這半日發生了什麽事時,問道:“皇上您知道一鍋粥能盛多少碗嗎?”

康熙不回答。

他說:“臣估算一鍋粥能盛九百碗,臣為了大家都能分到,每人盛了大半碗。一共盛了一千兩百多碗。吃到粥的人,不管是乞丐,還是老百姓,人人都感恩萬歲爺。說看到太子的模樣,就知道大清盛世就要來了。”

康熙道:“按一千碗算,六鍋粥就是六千碗。今日去的人最多有三千人。”

納蘭性德:“……”

康熙:“朕不在場都知道,有人去了不止一次。你要是盛滿,就不用再給他們盛第二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