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侍寢(第2/3頁)

“朝廷命官夫人親手做的衣服,單憑這一點,這件衣服的價值,就跟普通繡娘做的不一樣。何況王姐的手藝確實很好,針工細密,款式別致。別人買回去,穿的不僅是一件衣服,還是一種榮耀。把價格往上加三成,也不愁沒人買。”

施夫人覺得這個提議很好,四件衣服,只收了三件的錢。佟寶珠那件算是送的。

博爾吉特氏羨慕的不行。坐著馬車回宮的路上,還在惦記著這事:“我也想穿不要錢的衣服。”

佟寶珠:“你的衣服,你自己付錢了嗎?”

博爾吉特氏靠著她的肩頭,笑嘻嘻道:“我和姐姐是一家人,花誰的錢都一樣。我想穿真正不要錢的衣服。”

她們外出的這段時間裏。康熙召見了淑妃,跟她說,南方在打仗,軍餉吃緊,今年的年節簡辦。能不花的錢,就不花。

淑妃大喜,趕緊說:“嬪妾也是這麽想的。歌舞樂曲這一項,就不請人了,讓姐妹們每人出一個節目,一家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同時也是對太皇太後和太後表達孝心。”

康熙笑道:“淑妃的想法甚好。”

淑妃又說:“皇上,要不要嬪妾號召姐妹們為國庫捐些細軟呢?”

康熙反問:“她們會不會有意見?”

淑妃嘿嘿笑:“嬪妾同她們講道理。”

康熙:“那就有勞淑妃了,還是淑妃最了解朕的心意。等平了三藩,朕就封淑妃為貴妃。”

淑妃回到儲秀宮,興奮地把此事告訴了秋嬤嬤之後,又說:“本宮打算讓各位小主往家裏寫信,讓她們家人給資助。到那時候,少說也能籌到二十萬兩銀子。這是本宮給皇上的驚喜。”

秋嬤嬤沉了臉:“娘娘,這是得罪人的事啊!年節簡辦就可能有人不滿在背後說閑話了,再讓她們出錢,她們還不得把娘娘恨死。”

淑妃得意道:“本宮才不怕她們心裏怎麽想,只要表面上敬著本宮就行了。再說,本宮自有辦法,讓她們心甘情願往外拿錢。”

佟寶珠回到宮裏,就聽說了年節簡辦的事,還聽說淑妃在倡導大家厲行節儉,她自己帶頭午膳晚膳減到四個菜,兩葷兩素。原來的妃和貴妃膳食定例是,四葷四素兩份湯。

容嬤嬤只是如實說了詳情,並未加評論。

佟寶珠也沒說太多,應話道:“本宮跟淑妃的一樣吧。跟郭絡羅常在說,她的不減,還照常。只要有身孕,除了不減,另加兩菜一湯。”

中午吃飯晚,又吃的多,一點也不餓。當晚,佟寶珠就跟提膳太監交待,只要四個菜。

乾清宮裏,暗衛吳啟爵給康熙一一交待貴妃娘娘出宮都去了哪裏,做了什麽事。

康熙聽到貴妃捂著肚子往王氏成衣鋪子裏跑,在鋪子裏呆了片刻,去了後院時,他撫了撫額。

誰聽說過美人也要入廁?美人連飯都不吃,最多淺呷幾口香茶。

不過,他不得不承認,找茅廁這個理由十分的好。一下子就把兩個人的距離拉近了。比進鋪子裏挑衣服,更容易與店娘接觸閑聊。

在他準備讓人去傳召貴妃時,梁九功進來稟告:“貴妃娘娘來了。”

佟寶珠見康熙之前,反復思索,她怎麽跟康熙交差。這是康熙第一次主動邀請她幫忙,她要把這件事辦完美。

康熙不主動說他的心思,她就當是不知。

“皇上,您一定猜不著那個鋪子的店掌櫃是誰。”佟寶珠把用藍布包裹著的衣服,放在塌上,“是朝官命官的夫人。”接著低聲道,“應該就是那個寫奏折的施瑯。”

又感嘆,“那位夫人手藝好,人也好。臣妾跟她聊的十分投緣。可惜了,她沒誥命在身,沒資格入宮。否則,本宮能同她成為朋友。”

西暖閣裏立著兩名太監,康熙揚手讓他們出去了。

“那真是巧。”康熙走到她跟前,拿起衣服看,“果然是如別人說的,做工精良。”

這件事再說的多,就像是知道了康熙的心思,同時也有點邀功的意味。要適可而止。

佟寶珠轉了話:“臣妾仔細考慮了一下,施粥那日,臣妾若花枝招展不合適,打扮素凈又顯得皇家寒酸。不如穿做工精良的男裝,既不像朵嬌花兒似的杵在寒風裏紮眼,也能顯得出皇家的尊貴。太子穿太子常服;大阿哥穿漢服。讓眾人知道,在皇上眼中,滿漢親如一家。”

末了,說:“這是臣妾的初步想法,說給皇上聽。皇上若是覺得不妥,臣妾再考慮別的。”

這種做法甚好!尤其是太子和大阿哥的穿著。讓人搭眼一看,就知道太子與阿哥的區別。貴妃穿男裝也好,顯得施粥這件事,不是刻意為之,只是平常的一件事。

康熙把衣服放回塌上,手先是搭在佟寶珠的後腦勺上,接著順勢滑落在她細白後頸上,輕輕揉捏著,笑道:“貴妃的小腦袋裏都裝的什麽?想法怎麽總是讓朕意外。就按你說的辦!大阿哥的衣服,讓你那個宮外的朋友做,給你朋友添點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