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更合一(第3/7頁)

“先生的徒弟心有貓膩,本府監察一二,理所應當。”包拯輕咳一聲,對自己聽墻根的行為做了冠冕堂皇的解釋。

公孫策愣了下,裝作毫不知情的樣子,好奇問包拯什麽貓膩。

“你心裏有數。”包拯同公孫策一樣,也看見了蘇園和白玉堂在說悄悄話。他們二人選擇在那個時機商議事情,他也猜測到了很可能跟忘川道長有關。

本來他見公孫策找了蘇園,以為他們師徒之間能坦白,卻沒想到他白做了一次聽墻根的‘賊’,什麽都沒聽到。

“倆孩子有分寸,沒事。”公孫策道。

包拯瞥眼公孫策:“難有說服力,都沒問清楚是什麽事,又怎知沒事?”

公孫策但笑不語。

反正如果包大人想問那就隨他問去,估計結果一樣,也是問不出來。

“即便不問這個,那你也該問一問,何時能讓咱們吃上喜酒?”包拯發出這一問時,睛裏的好奇比之前更甚。

他不是蘇園的師父,這種問題他來問不合適。包拯怪公孫策這個做師父的居然不夠關心徒弟,事關她的終身大事,總該關心問一問,給她點建議。

從上次他跟包拯提及了蘇園的終身大事後,公孫策就發現包拯格外關心蘇園的親事問題。但公孫策沒想到時隔這麽久,包拯這方面的關心還在持續,絲毫不減。

其實他也有幾分想問,但是倆年輕人還不知進展到了什麽地步,若貿然挑明了,令他們反倒不好意思,再不來往了,豈不成了大損失。

公孫策勸包拯莫急,再等等。

“這種事還是要多給他們年輕人時間,若真為良緣,自有我們吃喜酒的一天。不過包大人既然如此期盼,該當這個時候就開始攢錢了,等人家成婚的時候,正好能送上一份大禮。”

畢竟包大人為官清貧,身上的錢財有限,早做打算很有必要。他這個做師父的,可不能讓自己的寶貝徒弟在收賀禮這方面吃了虧。多一兩銀子,他的寶貝徒弟就能多吃兩頓肉呢。

包拯無奈笑,直嘆公孫策好算計,不過這賀禮他定然會送一份兒大的,虧不了蘇園。

包拯歸家後,就馬上招來管家,囑咐他以後府裏的支出要更儉省些,他要給蘇園攢嫁妝。蘇園既然在開封府長大,自然算開封府的女兒,那他作為開封府府尹,何止要出賀禮,定要出嫁妝!

管家一直都很喜歡蘇園,很高興自家老爺為蘇園謀算將來,但此刻他卻有點犯難:“大人,咱們府裏本來就已經夠儉省了,再省的話,小的都不知道從什麽地方省了。”

“今秋的新衣便不用做了,舊衣還沒破,穿舊的就行。夜裏若無別事,房中只留一盞燈即可,燈油錢能省則省。”包拯舉例道。

管家點點頭表示明白了,又問包拯廚房那邊是否也要省一省,比如縮減肉菜,盡量吃素。

“餓著肚子怎叫大家幹活,這倒不必。”

管家所說的廚房,並非是開封府專管官差們用飯的廚房,而是包家這邊的小廚房,管的是包家家眷和仆人的用飯。包拯雖不常回來吃飯,但受了蘇園影響之後,深知吃好飯才能幹好活的道理。這省錢要在自己身上省,豈能在家仆們的嘴裏省。

管家聽了包拯的話後,心裏頗感熨帖。

跟對了主人就是好,曉得心疼他們這些下人!

……

蘇園在晌午的時候,終於和蘇方明見了面。

蘇方明打量了一番蘇園後,嘆道:“你沒事就好。”

“聽說我不在的時候,你和你父親撕破了臉?昨夜婁掌櫃說你在家抽不開身,是不是你父親為難你了?”

“我動了他書房裏的小廝,他難免會有怒氣,沒什麽要緊的,不管他說什麽,我都不會聽進心裏。”蘇方明解釋道。

站在一旁的婁掌櫃聽了這話,心疼自家大爺把大事說小,忍不住道:“哪裏是沒什麽要緊?蘇老爺撤走了大爺手裏管的所有生意。”

蘇園驚訝地看向蘇方明。

蘇方明用眼神警告婁掌櫃,擺擺手打發走了他,然後淡笑請蘇園喝茶。

“這點事比起你危及性命的遭遇,算得了什麽。再說蘇家有這麽多生意,他年紀大了根本忙不過來,要不了多久還是會要我幫忙,歸還我管的那些鋪子。我趁此機會能休息幾天,倒是不錯的事情。”

蘇園見蘇方明是真的看得開,就不勸他了,先請蘇方明辨認了青衣人和瘦臉道士的畫像。

蘇方明看過之後立刻搖頭,“這倆人面生,我都不認識。”

蘇園又將賬冊拿給蘇方明辨認。

蘇方明翻閱了一番後,對蘇園道:“這三本賬冊的記賬習慣和蘇家的差不多,五、六、七指得是月份,記賬的方法皆是左金右銀。紗花之類的首飾歸類於銀,珍珠寶石珊瑚等歸類為金,再有這青梅玉荷簪、燕求桃步搖皆為蘇家首飾鋪的特色。這三本應該是蘇家的賬冊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