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3頁)

下車以後,秦先芝圍著提水機的出水口,好一通打量。

拉過一旁的戴譽,指給他看:“你看看人家這個出水量!你那個水錘泵哪怕能有這個一半的出水量也好啊!”

“我那個水錘泵兩百塊就能安裝一台,使用三十年。你問問她這個風力提水機,兩百塊賣不賣?”戴譽搖頭道,“再說,我們的目標人群也不一樣。這個風力提水機的水量大是大,不過基本沒什麽揚程可言。”

秦先芝瞪眼:“就因為你的那個便宜,我才一直心心念念嘛,要是可以兼顧揚程和出水量,你那個水錘泵就完美了。”

說完便拿著風向風速表圍著風車轉悠去了。

“怎麽回事?”見那女同志離開了,郭振東向戴譽打聽。

戴譽嘆口氣,將昨天各位代表對他水錘泵的評價復述一遍。

“對於如何改進水錘泵的事,我想了一晚上也沒啥頭緒。”

“你不要被他們左右了思路,水錘泵的設計初衷就是利用水錘效應,實現高揚程供水。”郭振東勸道,“本就是給山區提水使用的,目標客戶就不是平原多水地區。他們是覺得你的這個機器造價便宜,才一直追著你改進。”

戴譽想了想,湊到他耳邊小聲說:“也不只是因為代表們的建議,主要是昨天王院長說,他們研究院有個水電站大項目,想要安裝這種能源消耗小的提水設備。我琢磨著,如果能改進一下,沒準可以搭個順風車。”

郭振東秒懂,就說這小子也不像是鉆牛角尖的人啊。

他擰眉思索了一會兒,才斟酌著說:“從水錘泵的工作原理來看,水流從入水口到出水口的這段距離,勢必會有動能的浪費,這是無法避免的。目前你能做的,頂多是通過更加精確的計算,減少能量的損失。不過,水量基數就這麽大,即便優化50%以上,這個出水量也是無法與風力提水機比的。”

戴譽不甘心地問:“精確計算,加上工藝升級,是可以大大降低能量損耗的吧?”

“精確計算可以,但是圖紙拿到工廠裏就是另一回事了。”郭師兄心裏記著他幫自己牽線搭橋的情,所以也不惜將自己的經驗和盤托出了,“目前的制造技術還是比較落後的,尤其是這種熱加工工藝,你不能對它抱有太大期待。我雖然沒有看到你的水錘泵樣機,但是根據我的經驗,大部分部件肯定都是鑄鐵件,型線是通過鑄造來實現的。”

戴譽凝神細聽,贊同地頷首。

“我之前在三系工廠駐廠很久,車間裏是怎麽生產的,基本也都摸清了。其實這種鑄鐵件的型線偏差還是很大的,如果制造工藝跟不上,研究人員計算得再精確也是無濟於事。”

郭師兄低聲道:“這麽跟你說吧,車間裏的鑄鐵件廢品率在百分之十以上!”

“這麽高?”戴譽一驚。

他以前金工實習的時候,廠裏鑄鐵件的廢品率已經達到與國際標準一致的百分之三以下了。

“所以你不要把時間都浪費在水錘泵上面,”郭師兄推心置腹道,“你現在的發展起點已經很高了,咱們實驗室裏也還有別的課題,沒必要非得跟水泵死磕。”

戴譽也知道郭師兄所說的在理,不過,他就是對水錘泵的優化問題耿耿於懷。

水利機械成果展示會結束之後的好幾天,他一直在琢磨水錘泵的事情。

人家王院長已經撂下話了,優化後的水錘泵有機會與他們研究院合作,可惜他改動了幾個設計細節,重新畫了好幾張圖紙,還是遲遲沒有進展。

這感覺就像對方已經把守門員撤走了,任你隨意射門,可惜就是幹踢不進球!

悶頭研究了幾天後仍是沒有頭緒,戴譽在這天打完球去章教授家蹭飯時,將自己的問題對他和盤托出了。

聽了他的話,章教授指著他哼笑道:“我就說你小子急功近利嘛!”

“我又咋啦?”戴譽瞪眼,“為國家的水利事業做貢獻,也成急功近利啦?”

“人家研究院的院長要是不拋出個誘餌勾著你,你能這麽上心的改進水錘泵?”章教授撇撇嘴。

不待戴譽反駁,剛從廚房出來的苗老師突然接話問:“桌上有一盤紅燒肉和一盤雪裏蕻,你想吃哪個?我給你熱熱。”

章教授嘟噥:“吃紅燒肉,這有啥可問的。”

“你都知道吃紅燒肉呢,人家小戴想爭取參與研究院的項目有什麽錯?放著有前途的事業不做,難道天天貓在實驗室裏重復寫實驗報告啊?”苗老師吐槽。

“我就是那麽一說!你怎麽那麽多話!”章教授嘀咕。

苗老師不搭理他,看向戴譽說:“小戴,飯菜都在鍋裏呢,你們自己熱著吃吧。我先上班去了!”

“哎,苗老師慢走啊!”目送老太太出門了,戴譽才看向章教授感慨,“您看苗老師去系閱覽室工作以後,跟煥發了第二春似的,多有精氣神!我們系裏去借書的同學們都可喜歡苗老師了!她的俄語真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