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3/4頁)

坐在方凳上,夏露回憶今晚的一切,明明發生了那麽多事,可是事後回想起來許多記憶卻是模糊的。只記得他在自己耳邊,或溫柔,或撒嬌,或調笑地,一聲聲喚自己“囡囡”……

*

郭琪說得沒錯,戴譽這次真的是因為一首歌而一炮而紅了。

次日是正式上課的日子。早上走去教室的一路上,碰上了不少外系的同學主動與他打招呼。

半路上遇到系團委的商學姐,還被對方調侃了一番。

大家上課的教室都在哲學樓,戴譽幹脆跟她一起走,然後著意跟她打聽:“聽說我們學校每年都能參加國慶遊行活動?”

“嗯,是有這麽回事。”商學姐掃他一眼,笑道,“怎麽,你想參加?”

戴譽猛點頭,一臉向往地說:“這麽光榮的活動,誰不想參加啊!我聽人說,去參加晚上的文藝匯演就可以去白天的遊行活動,是真的嘛?”

“你唱歌都跑去喜馬拉雅山了,誰敢讓你去合唱團唱歌?”商學姐好笑道。

“哎呀,我嗓門大嘛,這也是一個優勢啊!”戴譽想了想,可能唱歌真的不行,遂退而求其次道,“我去跳舞也行!”

商學姐被他逗得咯咯直樂,笑了一會兒才正色道:“你昨天在晚會上的救場表現不錯,作為獎勵,我會跟校學生會推薦你的!”

戴譽聞言一喜,這位商學姐不但是他們系學生會的主席,還是校學生會的副主席,專門分管幹部工作。

如果她肯推薦自己去參加遊行活動,那肯定十拿九穩了!

“我能不能再帶個人呐?”不等對方詢問,他就趕緊說,“就是昨天晚會上那個女報幕員,後來給大合唱手風琴伴奏的女同學!”

商學姐感興趣地挑眉。

“嘿嘿,”戴譽撓了撓頭道,“那是我對象,我倆早就說好了,要爭取一塊去遊行。”

商學姐問了她的名字和專業,只說會盡量推薦的,便進了上課的教室。

沒想到國慶遊行的事情,就這樣水到渠成地解決了,可以去跟小夏同志邀功啦!

數力系的課程安排不是很緊張,基礎課只有四門——高等代數,數學分析,解析幾何,以及普通物理。除此之外,只有俄語課,政治課和體育課。

不過,這時候的課程設置確實是基本照搬蘇聯的,三門數學課居然還有相應的習題課。

然而,一堂數學分析課學下來,他就知道為啥課程安排得這麽松散了。

全系兩百多名新生一起上大課,有一大半的人是聽不懂的!

給他們上基礎課的老師是個非常牛逼的大佬,在京大也很稀有的一級教授,可見學校對一年級基礎課程的重視。

這位孫教授目測四十來歲,個子不高,襯衫塞進褲腰後,還微微挺著小肚腩。講起話來慢條斯理,非常平移近人,沒有一點大教授的架子。

然而,這堂課卻有一個致命的問題——他們沒有教材!

所有知識點全靠教授口述和板書。

教授雖然已經特意放慢語速,給學生們留下消化知識點的時間了。但是既要做筆記,又要消化吸收,往往顧此失彼。

此時,便顯出戴譽給領導當過秘書的好處了,他會速記!

板書記得飛快!

因為坐在第一排,記好筆記以後,還有心思與教授交流對答幾句,惹得孫教授瞟他好幾眼。

整堂課上下來,只有兩個人是感覺比較輕松的,一個是碼字機戴譽,一個是“上海神童”劉小源。

據劉小源自己說,大學裏的一半課程他都已經在高中時自學過了,所以人家根本不需要記筆記。

下課以後,戴譽留到最後找上孫教授。

“孫教授,咱們數學分析課有沒有教材啊?”戴譽補充道,“據我所知,我們省的省大數學系用的還是咱們京大編寫的數學教材呢!”

附近聽到他問話的幾個學生,也紛紛附和。上課根本聽不懂,有教材就可以回去自學了。

孫教授堅定搖頭:“沒有,那些教材是系裏編出來對外交流用的。我們自己不用。”

眾人:“……”

“那有沒有您比較認可的教材或者參考書習題冊什麽的?”戴譽再接再厲。

孫教授看他一眼:“我教了這麽多屆學生,你還是第一個敢在第一堂課就跟我要教材的。”

以前的學生們都比較老實,往往是上了三四節課以後,發現實在聽不懂上課內容,才會想辦法搞些教材出來。

沒搞明白這話是褒是貶,戴譽還沒來得及答話,就聽孫教授說:“菲赫金哥爾茨的《微積分學教程》,辛欽的《數學分析簡明教程》,吉米多維奇的……”

戴譽快速記下書名以後,剛想道謝,又聽他問:“你俄語怎麽樣?”

“還行吧,啞巴俄語。”戴譽照實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