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轉變(第5/6頁)

她慢慢穿起衣裳走出門,陽光普照,竟是午時了。

姜蒲和薛薇跑過來扶著她。

俞姝想問一下時間。

是不是,午時三刻了?

她還沒來得及問出口,卻見有人從院外走過。

她看不清楚,“是秀淡嗎?”

秀淡今日告假,去了午門外看刑。眼下已經回來了。

俞姝問了,薛薇便上前叫住了秀淡。

相比她姐姐死去的那天,小姑娘渾身的緊繃,不曾落下一滴眼淚的滿腔恨意,今日,她低著頭,又在見到俞姝的時候,哭出了聲。

“你怎麽哭了?”俞姝問她。

秀淡抽泣不止,“回姨娘,封林被正法了,奴婢親眼看著他被砍了頭,殺了!”

俞姝聽了這個消息,半晌沒說話。

再開口,她問了秀淡一個問題。

“所以你的仇不報了,是嗎?”

秀淡意外,不太明白地看過去。

“姨娘,封林就是奴婢的仇人,是他害死奴婢姐姐的,他現在死了,奴婢沒有要報的仇了。

“奴婢再恨,也不知還要找誰報仇。這段恩怨已經了卻,奴婢不會再造殺孽了,只希望姐姐能安心上路……”

在秀淡的話裏,俞姝沉默了下來。

秀淡跟她磕頭,走了。

她卻莫名聽住了她的話。

庭院裏,俞姝喃喃。

“恩怨了卻,不會再造殺孽了麽……”

五爺親自問斬了封林,看到那人頭落地,放下心,卻又擔心家中的人,立即回了府。

她就站在院子裏,直楞楞的站著。

姜蒲過來告訴他,“姨娘在這裏站了半個時辰了,誰說話都不理會,暮哥兒來了也毫無反應。”

姜蒲和薛薇都嚇到了。

五爺上前握了握女子的手,她垂著眼眸,手還是那麽地涼。

他默默嘆了口氣。

庭院裏秋風陣陣,他用自己的披風裹了她,陪著她在這裏站了很久。

直到她回過神來,用她不太靈光的眼睛看了看他。

“冷了嗎?回房嗎?”他問她。

她點了點頭。

……

又過了一日,早間一場雨,已將午門外的斬台下的血洗凈了。

京城裏似乎忘記了掌印大太監被問斬的事情,只剩下節慶的忙碌。

下元節。

不比上元節天官賜福、花燈滿街的熱鬧,中元節地官赦罪、平和肅穆的安詳,下元節水官解厄,人們更加忙碌而虔誠地祈禱著厄運離開。

五爺抱了暮哥兒在懷裏。

暮哥兒因為娘親兩日都不理他了,就算張著小手到娘親臉前,娘親都像他的木頭人一樣,一點反應都沒有。

小人兒委屈壞了,貼在爹爹胸口,咿呀著,仿佛跟爹爹說娘親變成木頭人了,請爹爹快快想辦法。

五爺瞧著小兒,和小兒的娘親,帶著母子二人上了街。

五爺一邊抱著孩子,一邊牽著俞姝的手。

一家三口都穿著尋常衣裳,同街上的百姓人家,沒有任何區別。

“去附近的道觀轉轉吧。”

道觀裏有道士畫解厄符,人多極了,但也要更加熱鬧一些。

五爺問了俞姝,她點了點頭。

在道廟裏祈福的什麽人都有。

俞姝險些被幾個書生撞上,書生跟她道歉,又轉頭和同伴說話。

“明歲春闈,我覺得我能中。”

“呀,這麽胸有成竹?”

書生說是,嘿嘿笑起來,“方才抽了個上上簽!”

他說要是能中了春闈,他也算終於將十年寒窗苦讀熬出了頭。

“我也不求旁的,能外放做個知縣知府便是極好,做實事,為百姓謀福祉,是咱們讀書人心中所願!眼下戰火未平,戰亂之地百廢待興,就等著咱們去安撫百姓,為他們重建家園!”

幾個書生都道是,紛紛說著自己的抱負。

俞姝恍惚聽了幾句,進入殿內上香的時候,等在了幾個婦人後面。

這幾個婦人都是行伍人家的婦人,自己的丈夫兒子兄弟都在軍中效力。

她們手中闊綽一些,上了重香,還捐了大筆的香油錢。

其中一個老婦人道,“不論旁的,只求我兒我孫都能平平安安,早日平息戰亂,早日凱旋而歸。”

俞姝在她們之後也上了香。

她看著前面的婦人們的重香,像是被香熏到了眼睛。

酸疼。

……

暮哥兒就沒見過這麽多人,眼睛咕嚕嚕轉著看人,不一會就把自己看累了,窩在五爺懷裏睡著了。

五爺低頭親了親兒子,又問身邊的女子。

“阿姝祈了什麽福?”

俞姝沒回答,看著絡繹不絕前來祈福上香的人,她不知道自己該祈什麽福?

祈禱她哥哥的造反順利,將這朝廷踏平嗎?

若是神明應了她的願望,又怎麽完成這千千萬萬其他百姓的願望?

他們不想要反賊作亂,他們只想要安詳和平。

俞姝不願再在這裏停留下去,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