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4頁)

直到夕陽西下,月上柳梢,太後在胤祺的絮叨聲中,終於閉上了眼睛。

就好像,她只是聽得累了,所以不小心睡著了一樣。

酉時三刻,太後薨逝。

舉國哀悼,國孝三月。

從十二月到來年一二月,舉國上下,不得進行一切慶賀宴飲之事。

今年的年,似乎過得格外漫長。

而對張櫻而言,還有一件雪上加霜的事——

太後薨逝不久,康熙重病。

“康熙帝足背浮腫,周身沉重,中心煩躁,不能成寐,稍寢即醒,醒時頭暈,至五鼓始寢半刻。康熙帝亦病七十余日。”【引用】

在這種人人自危,唯恐惹怒了康熙皇帝的情況下,那些個海外傳教士卻鬧出了幺蛾子。

海外傳教多是以免費醫療與教育吸引百姓產生信仰,再將神淩駕於皇權之上,讓所有信教的百姓向主奉獻自己的一切。

這樣做自然有好處,傳教士們可以在段時間內收攏大量的信徒;可也有著非常大的弊端,那就是底層百姓受教育水平不高,一旦信了他們的言論,稍微受到挑撥,就極可能引發動亂。

而這次激怒康熙的,正是因為傳教士與天主教信徒們極為重視的聖誕節,正好在太後薨逝之後,在康熙禁止一切慶祝活動後,傳教士們還在努力想辦法,那些滿腦子要為主奉獻一切的百姓卻鬧了起來。

更讓康熙生氣的是,他在下令徹查之後,竟發現這些百姓每年嚷嚷著沒糧食交稅,卻拿出了相當多的糧食奉獻給牧師。

稅收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東西,這些百姓的舉動無疑是在動搖國本。

即便這些傳教士自己很可能都不知道百

姓的所作所為,康熙卻已經不願再讓這些傳教士繼續在大清的國土上傳教。

康熙下令“嚴禁天主教”,驅逐傳教士,同時頒布禁止奔赴南洋貿易的聖旨。

張櫻:“……”

我有一句臟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去年新疆棉花大豐收,大清根本就吃不下,若是不能運到海外,張櫻今年怕不是要直接虧本兒。

這些年她做生意無往不利,雖有小虧,卻還從未遇到這麽大的虧損危機。

不只是張櫻,胤禛也在得知此事後頗為頭疼。

雖然他不知道張櫻也有海運生意,但張櫻與胤禟達成合作,想要到海外傾銷便宜棉布的事兒他還是知道的。

張櫻還特意與胤禛算過,若是這筆生意能成,他們一年至少能增加二十萬銀子的收入。而且不僅僅是他們自己有銀子的收入,這些棉花一旦有了銷路,新疆的經濟才能發展起來,經濟發展起來了新疆那邊的百姓才能打心眼兒裏服從大清的統治,不再如之前一般多次叛亂。

經濟的重要性,胤禛在蒙古各部落身上看得清清楚楚。

就連準噶爾,也就是新疆與部分蒙古地區,不也是因為覺得跟著大清可以生活得更好,才會在之前策妄阿拉布坦試圖再次引發叛亂的時候,給人以可趁之機,最後將一場叛亂消弭於無形?

若是好好的一門生意,最後卻因為康熙禁止往南洋貿易而破產,也不知道新疆那些嘗到了甜頭的百姓會不會鬧起來。

但沉浸在悲傷與憤怒之中的康熙是完全聽不進去話的,胤禛也只能給張櫻出主意:“既然棉花已經種在了新疆,不妨直接在新疆將棉布紡織出來,然後從陸地上運到其他國家售賣?汗阿瑪只是禁止了海運,卻並未禁止從陸地行商。”

“我記得以前的絲綢之路就是從新疆穿過?你也算天時地利人和,完全可以想辦法將以前的絲綢之路撿起來。”

張櫻看著胤禛,有些無語。

那絲綢之路都荒廢多少年了?當年的樓蘭等古國都已經掩埋在了沙塵暴裏面,想要將絲綢之路撿起來哪兒那麽容易?

但她又不得不承認,這確

實也是一種辦法。

胤禛自己似乎也知道這辦法不簡單,於是又給出了第二個建議:“汗阿瑪雖然禁止了前往南洋貿易,卻並未禁止前往東洋。雖然東洋那邊人口不算很多,周邊海況也復雜,但你們若想繼續海運,未必不能從將船只開往東洋,在附近繞一圈兒後偽裝成東洋船只前往南洋。”

汗阿瑪禁止大清商人前往南洋貿易,難道還能禁止東洋人前往南洋貿易?

管天管地也沒有管這麽寬的。

張櫻松了口氣:“多謝四爺出主意,我會好好考慮兩種辦法的優劣。”

總之,放棄是不可能放棄的。

最多在新疆多建幾個倉庫,將今年的棉花紡織成棉布後儲存起來,等胤禛登基之後再開啟這門生意。翻了年就是康熙五十七年,康熙在六十一年就會去世,也沒幾年時間了。

暫時虧損就虧損唄,反正遲早賺回來。

更何況,她還不一定會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