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第7/8頁)

武媚娘若是不答應……

不答應的話,只怕蘇大為也不會輕易答應出征。

到那時,又不知會提出何種獅子大開口的條件。

“蘇郡公……不知想要哪位皇子做監軍?”

武媚娘越是憤怒,神色越是嫵媚。

笑容也越是危險。

“好教天後得知,臣意請沛王、英王、冀王隨軍,任征西軍監軍。”

這話一出來,躲在屏風後的李賢、李顯和李旦三人,腦子嗡地一下,徹底淩亂了。

幹我啥事?

我們只想鬥鬥雞,玩玩鳥。

偶爾有點小野心,或者玩幾個小宮女。

怎麽出征作戰這種事,會落在咱們頭上?

監軍?

我監你媽啊!

當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蘇大為你不得好死!

李賢只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大殿上,蘇大為向武媚娘叉手行禮,聲音坦然道:“還請武後許臣之請,否則以一萬府兵,對十五萬大食人,還有五六萬突厥叛軍,反覆無常之胡人。

臣,實在無信心。”

沒信心?

我信你個鬼!

滿大唐將軍,誰不知道你蘇大為用兵奸詐如鬼。

從來都是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俗稱烏龜暴走流。

自己先防得水滴不漏,有十足把握,才會用兵。

尼瑪,打吐蕃時,就那麽點人手。

還有高原反應,硬是被你玩出花活來了。

用吐谷渾人仆從和吐蕃人對砍。

再把打敗的吐蕃人收編做仆從。

最後帶著一幫嗷嗷叫的仆從軍,沖進邏些城,把他們自己都城給屠光搶光了。

你這個屠夫,你會做沒把握的事?

你特麽敢站出來,就一定是有把握。

所謂什麽監軍,嘿嘿……不過是拿在手上做人質吧?

在場的個個都是官場老油條。

蘇大為這點心機,被他們一眼看穿。

看是看穿是一回事,能不能應對又是一回事。

無論是於公於私,似乎都沒有反對的理由啊。

畢竟天後與自己的兒子撕逼。

無論誰輸誰贏,朝廷上只怕都會來一波大換血。

若是能平安渡日,誰也不想折騰。

安心理政,再賺點小錢錢,順帶實現一下家國理想,給百姓弄點實惠不好嗎?

至於誰當皇帝……

反正都是你們李家的事。

你,你武媚娘也別鬧了。

鬧個什麽勁。

就算讓你掌權,你還能活多少年啊?

死了以後,這大權不給自己兒子,你還想給誰?

給你們武家人?

那不被天下人給生吞活剝了?

再說武家人,當初不地道,把楊氏和武媚娘姐妹趕出家,流落街頭,險些餓死。

武媚娘掌權後,反手把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發配嶺南。

下手幹脆狠辣。

所以武媚娘和武家人,也結了死仇了。

這也是當年李治放心讓武媚娘代他處理朝政的緣由。

從本質上說,武媚娘就是一個孤臣。

替李治背鍋的。

這種人,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親信。

唯一有的就是兒子。

和李治生的兒子。

武媚娘或許還想掙紮一下。

為自己心中的那個夢想,想嘗嘗做女帝的滋味。

讓天下男兒知道,她一介女兒身,也能做九五至尊。

把天下男兒都踩在腳下。

報復他自小受到武氏兄長虐待。

受到太宗李世民提防打壓。

不就因為我是女人嗎?

不就因為我有能力和野心嗎?

就防我和防賊一樣。

陳碩真說過,女子也不比男人差。

男人能做的,我們女人一樣能做。

而且還能做得更好。

區別高下的,只有實力與能力,與是男是女,毫無幹系。

武媚娘心中積攢著一股力量。

是源自她幼年和少年時不公的待遇。

她需要用一種手段,實現抱負,實現自我價值。

讓天下人都看到,她的光芒。

但是眼下,她必須有一個現實的難題要克服。

要把成為障礙的蘇大為從朝中踢開。

得讓蘇大為自己心甘情願走。

而要蘇大為情願,就得滿足蘇大為的要求,將李賢、李顯和李旦交給他帶到軍中。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武媚娘失去廢掉李弘的可能性。

若是幾位皇子都在宮中,武媚娘大可趁蘇大為出征後,興廢立之事。

廢掉李弘,再封李賢做皇太子。

而她作為太後,可以繼續掌監國之權。

培植親信,統馭群臣。

時機成熟,她就可以登上最高的位置。

嘗一嘗女帝的滋味。

就像當年陳碩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