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第2/5頁)

若他真掉下去,那長安、洛陽那麽大的攤子,那個大計劃,便全都要夭折了。

“婉兒聽說受了點傷?”

“是。”

“沙門被蘇大為殺了這麽多大能,恐怕二十年內,都無法恢復元氣,嘿,咱們也該回洛陽主持大局了。”

“是。”

兩人沿著山路慢慢下山,身形漸行漸遠,消失在雲霧之中。

……

黃河之水,自西向東。

乃是從吐蕃雪山,由終年積雪化成涓涓細流,匯聚而來。

雪山之水,化為四聖河。

分別是獅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和馬泉河。

其中孔雀河,便是黃河源頭。

據傳發自巴顏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河谷和約古宗列盆地,分南北二源。

當地海拔在四千六百米左右。

吐谷渾。

蘇大為與聶蘇沿著黃河源流,溯源而上。

來到這裏,已經是第二年春。

乃大唐總章二年。

“阿兄,再往前就進入吐蕃地界了,阿兄你在看什麽?”

聶蘇向蘇大為投去好奇的目光。

在小蘇的眼裏,阿兄沿著河道邊走邊看,目光投注於河中,似乎在觀察水文。

“小蘇,你看到這座廟了嗎?”

蘇大為指向河邊一座石廟。

那是以巨大石頭堆砌而成。

這邊的河灘不似中原,大概因為地形緣故,白天被陽光炙烤,夜裏又氣溫急降,大石都崩裂為小石頭。

被河水沖刷成光潔溜溜的鵝蛋石。

蘇大為甚至還在其中發現不少河田玉的籽玉。

不過他對這些倒是沒什麽興趣。

目光一掃,看到不少大石旁,有大大小小的石頭依次疊放起來,如同祭禮。

在後世好像稱之為瑪尼堆。

聶蘇被那石廟吸引,上前看了看。

廟上寫著古篆,她卻不認識那些字。

“是禹王廟。”

蘇大為道:“我知道這是哪裏了。”

他當然清楚。

這吐谷渾,是他昔年征吐蕃的必經之路,又怎會不識。

只是這禹王廟,當時行軍匆忙,卻未及探訪。

這次是沿黃河逆流而上,於是在吐谷渾至吐蕃邊境,終於遇到了。

他記得上一世,看過一篇相關的報道。

據說是考古發現,在青藏高原邊界發現遠古滑坡壩遺址。

當時的學者做了一個模型,模擬了山石滑坡的場景。

結果發現,巨石從兩邊山壁崩塌,堵塞河道,在此地形成一個超級堰塞湖。

而當某日積聚的河水,終於沖破大石時,瞬間傾瀉而下的洪水灌入黃河,造成黃河下遊改道和綿延的洪災。

最為巧合的是,此次堰塞湖崩潰時間,與歷史上中原大規模文化轉移事件,時間上相吻合。

“阿兄,禹王廟,是不是大禹?我聽阿娘說過大禹治水的故事。”

“你阿娘?”

蘇大為心中一動,向聶蘇看去。

“一直沒問過你,你阿娘究竟……”

是啊,很奇怪,這麽多年,卻一直沒問小蘇她阿娘的事,年紀多大,是何模樣,把小蘇留在大唐後,她人去了哪裏。

以蘇大大唐開國縣公的權勢,再加上如今一品異人的力量。

只要他想,只要聶蘇的娘親還活著,就一定能找到吧。

但是,他居然從未問過聶蘇,關於她娘具體的情況。

唯一的例外,便是昔年入吐蕃,到巴顏喀拉山聖峰,遇見小蘇時。

聽到當地笨教僧人,曾提過,聶蘇的娘,是笨教聖女。

但是吐蕃笨教聖女,究竟是如何帶著女兒遠赴大唐的。

又為何要拋下小蘇,不知所蹤。

也沒有回歸笨教。

這其中,還有太多的隱情。

但是這些年,蘇大為從未在小蘇面前提起過。

似乎是刻意回避。

柳娘子和安文生曾問過。

蘇大為說是不想觸及小蘇傷心事。

但,真的有這麽簡單嗎?

“阿兄……”

聶蘇的臉上,露出迷惘之色。

眼圈微微發紅。

“娘親的事……娘親的事……我,我記不得了。”

聶蘇用力搖頭。

手指下意識攥緊衣角。

“沒關系沒關系,記不起來就放一放,等能記起來,或者想說時再說。”

蘇大為心中一疼,忙上前,輕輕握住聶蘇的手。

為了轉移她的注意力,向她道:“你看這禹王廟,據傳是當年大禹治水,在此開鑿河道。當地人為了紀念大禹功績,特地以巨石砌成。

也不知過去多少年歲月,至今依然完好如昔。”

牽著小蘇的手,察覺她的手異常冰涼。

這極不正常。

蘇大為心頭微微煩亂。

指著河道兩旁的石山又道:“再過二十余裏,便是積石峽,又稱孟達峽,兩岸大山插雲,峭壁聳立,谷中滔滔黃河由西奔騰而下,歷代君王都曾在峽口築積石關,屯兵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