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疫情

“秘閣李淳風預言兩三年內,會有熒惑守心……天象大變!”

“這……這是真的?”

李博與安文生俱都是面色一變。

李博甚至脫口道:“每逢天有異象,必有應驗之處,莫非……朝廷有人將此天象推在總管總上?”

安文生正摸著自己肥厚的下巴,聞言微微眯起的細長眼眸一下子綻開,露出震駭之色:“休得胡言!”

“並非胡說。”李博面色凝重道:“我昔日在都察寺曾查閱大唐秘档,知道一件事。”

“何事?”

“昔年秦王李世民,你道他為何要發起‘玄武門’之變?”

“那不是因為建成和元吉逼迫太狠,謀對秦王不利?”安文生眉梢擰動,此事他作為貴族門閥,知道的內情遠比普通人要多,自然無法相信,李博說的什麽天象之事。

所謂天象,那和無雞之談有什麽區別?

“安郎君,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李博叉手道:“我讀過秘档,在玄武門之變前,長安現‘太白經天’異象,有人言主應在秦王,為此,高祖傳召秦王,當時在禦前,高祖實已動了殺機,但不知為何,最終卻沒有動手。秦王逃得一難,回去後,知道大禍不遠,立刻召集天策府文武諸將,最終決定拚死一搏。”

“這……”

安文生一時瞠目結舌。

他師從袁守誠,對於大唐數十年來的天象星變了如指掌,知道李博所言不虛。

在玄武門之變前夜,確實發生過“太白經天”之事。

如今秘閣李淳風又奏報說天將大變,豈能不令天皇天後擔心。

天象,必有所應之險。

必有所應之人。

該不會……長安真有人想用阿彌來背這口鍋吧?

如果是別的借口,什麽黨爭,皇子奪嫡之類,安文生還未必這麽相信。

但扯到玄虛的星象,這在大唐,上至帝王,從高祖太宗,到當今天皇天後,販夫走卒,誰人不信?

這種是完全沒有道理可講的。

“阿彌,若真是如此,恐怕真的得做好準備了。”

安文生不覺自己的額頭已經滲出了冷汗。

他向旁邊的香爐看了一眼,看到那支線香已經燃燒將盡,忍不住道:“若不然……”

“不對。”

蘇大為突然開口。

“什麽不對?”

“不是星象的事,熒惑守心還要數年之後,眼下的災情卻是實實在在的。”

蘇大為將那些秘档一一找出,指著上面道:“從貞觀年間開始,大唐各州瘟疫頻繁,幾乎每兩年發生一次。”

《舊唐書三十七·五行志》記載永淳元年六月的一場瘟疫:“關中初雨,麥田澇損,後旱,京兆、岐、隴螟蝗食苗並盡,加以民多疫癘,死者枕籍於路。”

據史載,大唐瘟疫始於貞觀十年(636年),終於大順二年(891的年)。

其中冷暖,只有大唐朝堂上下自己知道。

華夏族自古便是一邊流血戰鬥,一邊不放棄生產建設的種族。

從大禹治水,到大唐兵災、水澇旱災、蝗災、瘟疫,唐人無日不戰。

那都是一邊和敵人鬥,一邊和老天鬥,一邊還要在後方抓緊搞生產,創造出巨大的帝國,以及輝煌燦爛的文化,輻射整個東亞。

千百年前如此,千百年後,亦如此。

蘇大為喃喃的道:“不看這些秘档,我都不知,原來這些年大唐是如此艱難……不簡單,不容易!”

“我的總管!”

李博在一旁跺足道:“香燒完一支,只剩最後一支了。”

他一邊換上一支香,一邊焦急道:“現在豈是感慨朝廷災情的時候,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啊。”

蘇大為搖頭道:“災情是真的……太常寺太醫署掌管全國醫療衛生工作,殿中省沿藥局為帝王進行診療。太子左春坊藥藏局主要負責太子日常保健。太醫歲給藥以防民疾。還有《醫疾令》規定:諸醫針師,醫臨,醫正量其所能,有病之處,遺為醫療。”

李博和安文生一時不知該說什麽好,都這個時候了,蘇大為還在關心這些沒用的。

“並不是沒用的事。”

蘇大為仿佛看出二人心中想法,指了指桌案上的聖旨:“陛下旨意,讓我在巴蜀防疫撫民,疫情,確實是真的,去歲蜀中大疫,波及漢中和巴中之地,當時因瘟疫病死者,至少四萬戶……”

四萬戶,有多少人口,自不必說。

這對大唐,是巨大的損失。

簡直是在身上插一刀放血。

蘇大為此時忽然明白,為何他知道的那個歷史,數年之後,大非川之戰,大唐派薛仁貴為邏些道大總管,率郭待封出征吐蕃時,唐軍的動員能力會衰弱那麽多。

只能出動區區五萬兵,其中還有一部份是輜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