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反轉(第2/3頁)

“西台侍郎身居高位,不思為陛下分憂,卻整日鉆研陰私,陛下,臣彈劾西台侍郎,挑撥天家親情。”

“臣彈劾西台侍郎。”

“臣附議!”

這些年輕的官員,員秩不高,都是中下層品秩,但人數卻不少。

粗略一看,有十幾人之多。

這或許就是武媚娘準備的後手了。

但是蘇大為看到他們此時的表現,心裏只有一句話: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任何事都要看時機。

若在上官儀沒說出那番話之前,這些官員上奏,倒還好說。

可在上官儀站出來懟武媚娘,並拋出那番誅心之言後,這些官員出來替武媚娘辯解,不但不能消除李治的疑慮,只怕會令李治心生警惕。

這是要壞事了。

“退朝!”

珠簾後,李治幾乎是鐵青著臉,從齒縫中蹦出兩字。

隆隆的鼓聲響起。

從顯慶年至麟德元年,李治只有兩次,如此尷尬的退朝。

上一次,還是長孫無忌時代。

所有官員,不敢向李治上奏,在朝堂上,李治大發雷霆,然而依舊無濟於事。

他真正對長孫無忌動了殺機,便是在那個時候。

載著李治與武媚娘的軟轎,向後宮紫宸殿行去。

蘇大為站在退朝的人流中,望向李治和武媚娘的轎子,心中一點不祥之感,在迅速擴大。

武媚娘這次棋差一招。

她只想著把朝堂上的水攪渾,根本沒想到,上官儀會是用這種打法。

不去辯駁邏輯和證物,只用一句誅心之語,一劍封喉。

這還怎麽玩?

這屬於掀桌子的做法。

只有洞悉人性,熟悉李治性情的人,才能做到如此精準的打擊。

李治信武媚娘嗎?

肯定是信任的,不然不會讓她做皇後,而且這麽多年,一直信賴有加。

兩人還生了那麽多子女。

這些年李治身體不好,許多朝政和奏折,都讓武媚娘替自己分擔。

這就是莫大的信任。

但李治同時也是一位雄主,一位百年難遇的英明帝王。

他讓武媚娘替自己批閱奏折,那是因為他的身體不好。

精力難以為繼。

在大的格局層面上,他依然對武媚娘手裏的權力十分警惕,一旦發現不對的苗頭,就出手打壓。

包括蘇大為,其實也是這種局面下的受害者。

否則以蘇大為的功勞,遠不止現在的權力。

所有的信任,所有的信賴,都敵不過權力。

在自己與太子身體都出問題的狀況下,在上官儀方才那句誅心之言下。

李治必然心中震駭。

一些從未想過的問題,都會從心底浮出。

這一點,從他急急退朝就可以看出來。

若真的對武媚娘毫無懷疑,當場就會重責上官儀。

最不濟,也會令千牛衛將其轟出大殿。

可他沒這麽做。

沒做,就是一種態度。

滿朝文武都看在眼裏。

相信明天,最多下一次大朝會,彈劾武媚娘。

勸李治廢後的奏折,將會如雪片般飛上李治的案頭。

再想想李治許多奏折讓武媚娘替其批閱。

真不知當武媚娘批閱廢除自己皇後位的奏折,會是一種什麽樣的心情。

蘇大為此時,心中也一時亂了方寸。

計劃,不如變化快。

本來按昨日與武媚娘的約定,他只用在朝堂的水被攪渾,順勢再加一把力,讓局勢有利於武後。

但現在,一切都完了。

懷疑的種子已經種下去。

它只會越來越大。

武後危險了。

蘇大為心中想。

那自己呢?

歷史會不會真的在這裏拐彎?

如果武媚娘真的被廢後會怎樣?

那未來將變得茫然不可預知。

自己原本想抱武後大腿的計劃,日後的武周朝,則天大帝,都不會出現。

不,不用考慮那麽遠,只怕自己也會禍在旦夕。

上官儀和郝處俊那些人,會容忍一個鉻著武後鉻印的人,繼續在朝堂上嗎?

絕對不會。

政治鬥爭是殘酷的。

如果武媚娘倒下,朝堂上會迎來新的一波清洗。

正如當年長孫無忌一樣。

蘇大為如今的位置,正如當年的王方翼、趙持滿。

雖然與武後有關系,但自身一向持重,做事不偏不倚,並沒有任何明顯的傾向性。

而且難得的都是將才。

於大唐有功。

但那又如何?

覆巢之下,趙持滿暴屍荒野。

而王方翼也不得不遠走西域,如今托庇在裴行儉的帳下。

一想到這裏,蘇大為忍不住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他想到那個可怕的未來,一種從未有過的危機感,從心頭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