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左相和右相(第2/3頁)

蘇大為看了一眼高大龍,見他眼神凜凜。

心知必是高大虎跟他提到了一些。

他擡手又灌了一碗酒,拍拍聶蘇的手,目送她裊娜的身影走出小院。

轉臉向舉著酒碗看向自己的眾人,擦拭了一下嘴角的酒水,微眯了下眼道:“今天酒喝多了,酒意已經上頭,再聊下去,就是胡說八道了。”

“哈哈,喝酒就是如此,胡說八道也好,醉話也好,都要說出來,別憋在心裏。”

高大龍灌了一口酒,眼中閃爍著一絲狠戾:“咱們在軍陣中,幹的那些事,早已不當做人了,說些胡話,又算個什麽。”

“那好,我說的都是酒話,醉話,胡話,大家聽過,明天酒醒都須忘掉。”

蘇大為手指撫摩著酒碗,將回長安之事,簡略提了提,重點說了一下高陽公主的案子,以及今日紫宸殿上所見所聞。

“李義府完了。”

安文生和李博,幾乎同時做出判斷。

而高大龍,則是撫摸著下巴,眼中光芒閃爍:“那個郭行真,有點意思。”

“文生,以你看,今日紫宸殿,真的這麽巧嗎?”

安文生本來有所懷疑,此時聽蘇大為一提,肉乎乎的手指輕摸著自己臉頰,細長的雙眼微微開闔,仿佛醉態可掬的道:“你既然如此說,必然已經有了判斷,我也不相信世上有如此巧合,若看起來巧,多半是有心設計。”

“是啊。”

蘇大為拍了一下自己大腿:“當日王勃找我,提到李義府的事,才會有我之後潛入相府中,去查他的事,也才有了今日我在紫宸殿去參他。”

停了一停,蘇大為舉碗喝了一口,接著道:“我現在回頭去想,便覺得,此事應該是王家與郝處俊、上官儀等人設的一個局,借了我的力。”

當今朝堂上權力平衡,乃是李治一手設計。

就以相位來說。

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形成“三省”,三省的具體職責可以簡單概括為:中書省出令、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實施,三者相互制約,三權分立。

尚書省的長官名為“尚書令”,中書省的長官名為“中書令”,門下省的長官名為“侍中”,三省的長官都被稱為宰相。

又因為“尚書令”這個官職比較特殊,唐高祖李淵時期,秦王李世民曾做過尚書令,後來李世民當了皇帝,其他官員為了不逾越李世民,所以尚書令這個職位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空缺的,因此尚書省的二把手“尚書仆射”就成了宰相。

因為唐朝有個官銜名叫“知政事”,實際上三高官官都兼任“知政事”,但尚書仆射逐漸不再兼任“知政事”,因此,它的宰相有名無實,逐漸淪為“假宰相”。

所以,長期掌管實際權力的是中書令和侍中這兩位宰相。

《通典》曰:“大唐侍中、中書令是真宰相。”

漸漸地,大臣們習慣把侍中叫做“左相”,把中書令叫做“右相”。

所以身為中書令,改名後叫西台令的李義府,為當朝右相。

而左相,門下侍中,改名後為東台侍中,現為宇文節。

但宇文節老邁,現在病重,東台之事,基本都由郝處俊在代行。

明眼人看出,郝處俊就是李治屬意的下一任東台侍中。

也即左相。

以派系來分,許敬宗、李義府等是一派。

郝處俊和上官儀,則屬另一派。

李義府之前的中書令,是許敬宗。

如今許敬宗被李治命為尚書右仆射,基本上是給榮譽養老。

李義府接任了右相之位。

如果李義府被除掉,右相之位空懸,原本勢均力敵,維持平衡格局,可能因此失衡。

正因為以上這些錯綜復雜的權力博弈。

如果是由郝處俊和上官儀這一派發動的彈劾。

李治很有可能會懷疑動機,而采取觀望。

但今日在紫宸殿上,以蘇大為率先彈劾李義府開始,再加上郝處俊的彈劾,其意義大不相同。

這意味掌握情報秘諜機構的都察寺,以及左相一系,同時對李義府出手。

就連李治也不能再保持平靜,必須要有所回應。

蘇大為在無意中,被郝處俊等人,綁上了同一輛戰車。

盡管,他們此前從沒有任何私交,也從沒私下見過面。

“王家……王家可不是什麽小族,人家的道行深著呢。”

安文生手裏端著酒碗:“如果是我在長安,一定要勸你,先觀望一下。”

“誰特麽知道,王勃那樣濃眉大眼的家夥,也居然會給人挖坑?”

“哈哈,雖然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麽,但就是莫名好笑。”

高大虎在一旁嘟囔一句:“那個王勃?我好像看過一眼,才十幾歲吧?就能設計來坑阿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