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海內存知己(第2/3頁)

“是。”

……

蘇大為沒有隨錢八指回長安縣衙,而是向他交代了一聲,轉去了大理寺。

在大理寺,他沒找寺卿裴廉,而是找了程道之,將今天的案子與他細說了一下,讓他將兩案的卷宗放在一起,看看有沒有相似的線索。

目前來看,都是在自家死恨。

沒有外人進入的痕跡。

死狀都十分蹊蹺。

一個是溺斃。

一個看起來是燒死。

而現場都沒有水火之災的痕跡。

崔渙那個案子,還要再確定一下,屋內是否第一現場,還是在外面燒死被人運進來,還有爐中燒的究竟是何物。

這些需要時間去驗證。

至於高陽公主的案子,南九郎已經去城外涇河去查證,看高陽公主鼻中找到的植物,是否是河中的浮萍植物。

這一點確認,就要再驗證犯案現場的問題。

若房屋裏真的是第一現場。

蘇大為就要慎重考慮李仙宗所提到的“巫蠱”之事。

當然,這些還是後話,先把前期工作按程序排查,盡可能搜集更多的線索,才能說後面。

大理寺這裏,他也沒呆多久。

把案情交代後,立刻出了大理寺,轉備轉去一旁的都察寺。

出來的時候,他看到不少差役和官吏在進進出出的忙碌。

不是公務,而在搬家。

許多卷宗資料都被打包,整車整車的裝備整齊。

這些都是歷年來的公文和案卷,還有許多資料文書。

都是寶貴的文獻資料。

都要分門別類放好,用馬車運去大明宮。

李治已經發過話,這裏的東西,在下個月都要搬過去。

在這邊辦公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長安縣和萬年縣衙門倒是原樣不動。

要搬的只是三省六部。

新建的大明宮,會成為此後大唐帝國的心臟。

先後會有十七位大唐皇帝在此處理朝政。

歷時兩百余年。

蘇大為正想著心事,冷不防從一處偏殿跑出一個少年郎。

跑到蘇大為面前,看了又看,試探著問:“你是蘇大為,蘇郎君?”

蘇大為打量對方。

看起來還是個半大孩子,十四五歲上下。

身高六尺左右,一身寬大的儒服,頭束冠戴。

面上的皮膚白皙,臉頰偏瘦,一雙眼睛黑黝黝的,極有神彩。

雙手交疊,正沖他行叉手禮。

手指纖白細長,宛若女子。

“你是?”

“我是王子安。”

“王子安?”

蘇大為皺眉道:“不認識,你是否弄錯了。”

“哎,不會錯的,你那天去我們家,我看到了,我是子安,哎,我是王勃。”

最後兩個字,一下子將蘇大為想要離開的腳步定住。

他驚訝的回頭,再一次認真打量眼前的少年郎。

“你是王勃?王通之孫?”

“如假包換。”

王勃挺起胸膛,一臉故做嚴肅。

蘇大為一時不知該說什麽。

王勃,初唐四傑之王勃。

見到他,自己算是認識全部的初唐四傑,完成“攢齊初唐四傑”之任務卡了。

最早的駱賓王。

然後通過駱賓王又介紹了楊炯和盧照鄰。

這兩位雖然還沒打過照面,但卻與蘇大為有過書信來往。

更別提大嘴巴駱賓王。

每次寫信文彩斐然,而且鋪陳排比,令蘇大為看了有些汗顏。

他的回信,也只能半白不文了。

蘇大為在王氏家裏,問起王勃,甚至主動向王茂叔問起王勃。

只因為後世的記憶太過鮮明。

誰能忘記那首《藤王閣詩》。

騰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還有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心裏想著,蘇大為嘴裏忍不住就念出來:“海內存知己……”

“咦?你說的什麽?這句還挺有精神的。”

王勃少年心性,還比較跳脫。

聞言眼睛一亮。

“這句不錯,我記下來,以後可以用在詩作裏。”

“咳咳~”

蘇大為不由大聲咳嗽起來。

尷尬,賊尷尬。

抄到人家主人頭上了。

“那啥,你來找我做什麽的?”

蘇大為揉了揉眼角。

實在有些無法將眼前風光霽月,朝氣勃發的少年,與那位印象裏偉大的詩人聯系在一起。

特別是,知道王勃的未來。

二十六歲,便渡海溺水而亡。

對了,李白也是溺水而亡。

他們這些天才詩人,是否老天也嫉妒,不令他們得以壽終?

“是駱賓王。”

王勃像是想起了正事,背著雙手,學著大人樣挺起胸膛。

不過他的個頭與蘇大為實在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