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3/5頁)

“請主子放心,奴才定然會照顧好胤祐阿哥的。”沈嬤嬤她們自然知道她們如今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了,但是並沒有因此而產生退縮的心理。

在她們看來,靜好既然信任她們,那麽她們要做的就是對得起她對她們的這份信任。

靜好點點頭,倒也沒有再說別的,等收拾好了之後,她先去小保康的屋裏看了他一眼。

這個時候小保康還在熟睡當中,在沒有驚動他的情況下靜好伸手輕輕地摸了摸他的臉蛋,然後就起身離開了。

因為靜好怕自己再繼續看下去的話,不是把小保康鬧醒,就是自己舍不得走了。

……

要是靜好真的舍不得走的話,最高興的人怕是賢貴妃了。

今年是康熙第一次到塞外避暑行圍,如果換做以前的話,那麽賢貴妃覺得隨行人員名單上肯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

可是如今呢?

這次跟著康熙一塊去塞外的人就三個——靜好、惠妃和烏日娜。

這個隨行人員名單一公布之後,想要去卻沒得去的人自然是失望了,但是有的人卻從這份名單中看出了康熙對靜好的寵愛。

要知道除了靜好之外,惠妃是萬年不得寵的,至於烏日娜那別說得寵了,她甚至都沒有被康熙寵幸過。

所以康熙帶她們三個人去塞外避暑行圍,那麽四舍五入不是相當於告訴所有人,他要繼續獨寵靜好嗎?

而且烏日娜能夠跟著一塊去的原因很簡單,無非是因為她、出身蒙古,在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都沒有隨行的情況下,她必然是要跟著一塊去的,畢竟也得給蒙古一個面子嘛。

至於惠妃的話,那麽就更好理解了,誰讓她生了大阿哥呢,這次能夠跟著一塊去蒙古肯定是沾了大阿哥的光。

之前賢貴妃知道了隨行人員的名單上有誰之後,她身邊的宮女如蘭便連忙出聲道:“主子您別生氣。”

“生氣?誰說本宮生氣了?”賢貴妃口是心非道,“本宮一點都不生氣。”

看著都快被賢貴妃掰斷的梳子,如蘭:“……”

這叫她很難相信她這不是在說反話啊。

不過失望也好,生氣也罷,都沒有人能夠讓康熙改變主意,她們能做的只有在六月初三這天目送著康熙他們離開罷了。

……

靜好上輩子就不是一個能早起的人,這輩子因為生活習慣改變了,倒是可以做到早睡早起,但是問題是平日裏再怎麽早起,也沒有早到這個地步。

因此扶著櫻桃的手上了馬車之後,靜好便一邊拆著耳環一邊讓櫻桃幫她把頭上的首飾都給拆下來了。

沒錯,靜好打算先睡個回籠覺再說。

這睡不夠強行早起真的是太遭罪了,靜好有預感,她要是不及時補眠的話,她這一天肯定得毀了。

因為實在是太困的原因,所以靜好幾乎是躺下就直接入睡了,因為還沒有出城的原因,所以馬車行駛得十分平穩,再加上身下鋪了舒服的軟墊,馬車內又放了一個冰鑒,所以靜好睡得十分香甜。

所謂的冰鑒,其實就是古代的冰箱,既可以用來保存食物,又可以有制冷的效果,六月份的京師已經十分炎熱了,所以這個時候冰鑒就派上用場了。

在馬車裏的靜好是睡得美滋滋了,但是康熙他們就沒有那麽幸福了,尤其是小太子和大阿哥。

按理來說,他們能夠跟著康熙一塊出門肯定是高興才對的,事實上不論是小太子還是大阿哥,他們也確實是喜歡往外跑。

畢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小太子和大阿哥隨著年歲漸長,也知道了他們和其他同齡孩子是不一樣的,至少他們不可能想離京就離京,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所以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他們應該高興才對的。

然而小太子和大阿哥他們現在是既高興,又不高興,為什麽高興就不用說了,至於為什麽不高興,那麽也很顯而易見。

無非就是因為小保康居然不能和他們一!起!出!來!

小太子:“……”

大阿哥:“……”

蒙古不值得。

嘆氣.jpg

蒙古:“……???”

那我走?

在得知小保康不能和他們一起來塞外的時候,小太子和大阿哥是很失望的,因為至少要和他們的保康弟弟分開兩個月,那多難熬啊。

小太子和大阿哥甚至想過要不要留下來算了,畢竟皇阿瑪和靜(珍)額娘都離京了的話,那麽豈不是只留下保康弟弟一個人在京師了?

再加上小保康身邊還有三阿哥他們幾個如狼似虎的狂蜂浪蝶在圍著他團團轉的,小太子他們都擔心要是離開得太久的話,那麽保康弟弟會不會把他們都給忘了?

不是小太子他們杞人憂天,而是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當初他們就是因為有一段時間沒有去景秀宮看小保康,結果小家夥真的就把他們給忘得七七八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