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潛移默化

“哈哈哈……”

楚辭笑得前仰後合, 小酒館的木桌子被他拍得啪啪響,路過的人忍不住探頭,想看看裏面發生了什麽事。

“你小子以為這裏在搞邪教組織呢?還留下來偵察敵情, 可笑死我了。”楚辭仗著坐在包廂裏,身上沒有絲毫的偶像包袱,他已經嘲笑張文海許久了, 直把人笑得面紅耳赤方才作罷。

“誰叫你搞得這什麽講座太怪異了……話說楚兄你你堂堂一府提學, 又不是農官, 怎麽在這搭台講什麽肥地?”張文海哀怨地說道。

“我不講肥地,難不成講吟詩作對嗎?”楚辭反問他。

“對啊,提學大人自然得講學業,你得讓老百姓們知道讀書之人多高雅,他們才會敬重咱們。”張文海就從沒看過一個讀書人會給莊稼漢講什麽種田肥地的,這不是有辱斯文嗎?但眼前的人不一樣,張文海即使要勸, 也要委婉些。

“敬重咱們?你還想天下的老百姓們把讀書人供起來不成?”楚辭笑笑, 他清楚大家都是這樣想的。

張文海搖搖頭:“供起來倒也不必, 但是楚兄, 我記得你曾說過, 你此來漳州府的目的,為的是改良當地學風, 讓閩地百姓知道讀書習文的重要性, 還此地一片朗朗書聲。可是當你教會了他們肥田之術後,百姓們便會一心求謀生計,哪裏還會進學,你這不是南轅北轍了嗎?”

他為楚辭感到十分擔憂,要知道事做不好, 楚辭就不能回京城去,他可不願楚兄這等天姿在這窮鄉僻壤蹉跎一生。

“這你可說錯了。”楚辭反駁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若百姓生計都無法維持,那又談何讀書?當日太傅大人曾遊歷此地,心中對此地民風頗為擔憂。我原也以為,此地百姓不願受教化。可經過這麽長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不是百姓不願讀書,而是他們打從心底覺得,讀書無用。”

“讀書無用?讀書怎會無用呢?要想光宗耀祖,除了科舉再無他途。”張文海說道,要不然的話,他爹當年怎麽會捐近半數家產,只為給他求一個名額呢?

“那你覺得,這裏的老百姓,需要的是光宗耀祖,還是吃飽喝足呢?”楚辭反問道。

張文海想了想一路走來看到的情景,然後說道:“他們要的,應該是後者吧。”

“然也,在生計無法維持的情況下,他們是想不到其他東西的。而且,就算想到了又如何呢?一個學子縱使十年寒窗苦讀,也不一定能讀出頭,反而拖累家裏一起吃苦,百姓們想要靠讀書出人頭地,難啊。”楚辭嘆了口氣,寒門出貴子的幾率太小了。

張文海也沉默了,想起了當年剛碰見楚辭時他的模樣了。

“所以,要想讓閩地百姓讀書識禮,是一件很難的事,對嗎?”張文海心裏不太好受,他想,若楚兄生在豪門世家之中,定然不會被人逼迫著接下這樣的任務。

楚辭不太清楚他心中的想法,但見他眉頭緊蹙的樣子,依稀可以猜出來。他說:“說難也不難,說不難也難,這世間之事無關難易,只看用心與否。百姓們並非冥頑不靈之輩,多花點功夫,他們遲早也會明白的。”

楚辭頓了頓,又說:“你不是奇怪我為何要講農桑之事嗎?因為這是老百姓們都感興趣的事。總有人覺得,書生都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之人,這種觀念未免太過狹隘了。所以,我便從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讓老百姓們對於讀書人這個群體有新的看法,讓老百姓們明白讀書的好處。到時候再施行條令,便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張文海看著他自信滿滿的樣子,心裏倒是松快了些。他擡起杯子,和楚辭碰了碰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楚辭也是一樣,他仰頭將酒喝了,夾起一粒花生米送進嘴裏,轉頭問起了張文海的事。

“文海,我還沒問你呢,你怎麽會到漳州府來?你爹的生意做到這邊來了?”

張文海搖搖頭:“去年經了那事之後,我爹娘很是受了點罪,心裏對於生意也就看淡了些,不再往外頭擴張了。反正現在的錢,也夠我用幾輩子了。”

他說的輕描淡寫,楚辭卻流下了貧窮的淚水。不說上次墊付的銀子還沒報銷到,單就說這麽久開講座的雞蛋錢就花了他不少了。寇靜上回讓徐管家送來的錢還有不少,但楚辭總不能指著那些錢過,往後他花錢的地方還多著,寇靜靜恐怕拖累不起啊。看來,要想辦法搞點錢了……

張文海疑惑地看著陷入沉思的楚辭,他回憶了一下自己剛剛說的話,有什麽特別發人深省的嗎?

“發什麽呆啊,你還沒說你來這幹什麽呢。”楚辭回過神來,不忘倒打一耙。

“楚兄,當日一別,我便暗暗下了決心。似我這等天姿不足之人,妄想靠科舉出人頭地是行不通的,能中秀才,全靠楚兄你的指點。按理說,我應該回去接手家裏的生意,可我不願踏入商道,過那爾虞我詐的日子。所以我想跟在你身邊辦事,一來,可以提早見識到官場的真正模樣,萬一我哪天開了竅考上了,也能有個準備。二來,楚兄你身邊也需要有人為你辦事,以你我的交情,你不用擔心我會做什麽對不起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