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想的頭禿

楚秀才這是怎麽了?

最近村民們聊天的話題裏若沒有他, 就說明已經奧特了。不過這實在不能怪其他人八卦, 要怪就怪這楚秀才的行為太令人費解了。

他已經待在後山看了好幾天竹子了!每日天一亮就去, 午時吃飯才回來,然後又過去, 直到吃晚飯才收工。

他還帶著一個大大的蒲團, 將那蒲團擺在竹林裏, 之後盤腿而坐, 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些竹子不放。

村民們看著好玩,這幾天已經輪流到山上圍觀過他了。有那好奇心旺盛的, 還陪著他坐了一個多時辰,結果什麽都沒看出來, 反而被那山間剛冒頭的春筍吸引了視線, 回家拿了鋤頭, 挖了一大筐回去,臨走還扔了兩根送給楚辭。

楚辭默不作聲地將竹筍扒拉到身邊, 準備一會兒帶回去吃。

這幾天他效仿心學家王陽明格竹子, 雖然沒有自創出一門學說,但收獲卻也是有的。

當初的王陽明因為朱子理學推崇的“格物致知”這句話, 硬是在自家後院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妄圖明白竹子中蘊含的道理, 然後終於病倒了。病好後他悟出了一個道理, 那就是人世間的東西太多了,若要一一去追尋其道理,那一輩子都是做不完的。與其從外界探尋事物, 還不如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傾聽內心的聲音,然後按照它的想法去做。

初時,楚辭坐在這竹林裏,內心仍是焦躁不安的。他想,離鄉試只有五個月了,我為何要浪費這寶貴的時間坐在這裏呢?他幾次想要起身回去看書,然後都強逼著自己繼續坐在這裏,因為現在回去的話,不止看不下去書,反而會使自己變得更加焦慮。

漸漸的,他開始繼續盯著竹子看,看每一棵竹子,看每一片竹葉,看山間剛冒頭的青綠竹筍,看堆積在林裏的枯黃老葉。一陣輕風吹過,帶著一股山間獨有的清新之氣,這氣仿佛能蕩滌人的身心,將他所有的情緒一掃而空,唯留下一個“靜”。

他開始細細回想自己以往的生活,現代獨有的快節奏與充斥在每個人身邊的浮華喧囂早已讓大家失去了享受生活的能力。來到古代後,其實他的心裏有一部分還是屬於現代的,在讀書上,他做不到真正的心無旁騖,總想著要怎麽樣才能最大化的利用身邊的一切資源。

也許,他是時候要慢下來了,學會不帶著目的性的去讀書,學會真正的從書中領悟道理,而不是拼命鉆營其他的東西。

想通了之後,楚辭下了山,他心中很滿意這幾天下來心裏感受到的那份寧靜,甚至有一種自己快要“羽化登仙”的錯覺。

呃,如果能忽視他左手上的蒲團和右手拎著的兩根竹筍的話。

原來楚秀才是想吃竹筍了啊!

看見的村民們如是說道,都發出善意的笑聲。之後幾天,就經常有人去給他家送竹筍。

想到那片幽靜的竹林如今被挖的滿目瘡痍的樣子,楚辭心虛極了。昔日王陽明格竹子害得自己生病,他倒好,格一回竹子害了整片竹林,實在是“罪過”呀。

若是村民知道他心中所想,一定朗聲大笑:難道你以為我們會輕易放過大自然的饋贈嗎?尤其是鮮嫩的筍子。

……

鄉試時,做的題目不用再像之前那麽全面。就像到了高中分文理科一樣,鄉試時,也要從五經之中選一門做本經,然後下苦功夫把本經治好。

鄉試前五名稱為五經魁,分別得是治五經中最為出色的那一個。然後再根據他們幾人做的四書題選出解元。

這五經分別是詩,書,禮,易,春秋這五本書。然而因春秋的文字過於簡略,所以現在他們讀的,基本上是左氏,公羊和谷梁三傳的合刊。

原主治的本經是詩經,孔子曾經說過“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大意是說,到了一個國家,通過風俗可知那邊的教化。如果是溫柔和順,為人忠厚的,那麽一定就是《詩經》教化出來的結果。畢竟孔子評價它時用了“思無邪”這三個字,一言以蔽之就是三觀正,無邪念。

原主為人確實與楚家一脈相承,都十分善良忠厚,故而他選詩經倒是正好合適。

楚辭雖然覺得自己三觀很正,但不得不說,他確實離善良忠厚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那麽,他治詩經就有些不太合適了。三觀不同,讀書時會越來越不順暢,到時候“畫虎不成反類犬”,倒平白讓人笑話自己。

可是,他的先生秦夫子就是專治詩經的。還曾是他們那一屆鄉試的詩魁,可以說是名聲在外,令眾人羨慕嫉妒。他在縣學只收了楚辭這一個弟子,當時讓許多志在詩經的學子都十分遺憾。

若是楚辭突然說不治詩經了,要改學別的,恐怕是要被夫子打死的。

而且,就算夫子同意了,那麽他還得另選一經做為本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