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上縣城去

畫了好半天的小豎線後,張文海擡起頭來,說道:“楚兄,我算出來了,是二百五十步,對否?”

“對。那若是將小明的步數改為一千,小剛改為六百呢?”楚辭繼續提問。

張文海一愣,立刻又想提筆畫豎。楚辭繼續說:“如果是一萬,六千,又當如何?”

“算學這東西要找對竅門,比如說剛剛做的這道題就是這樣。從題中看來,小明比小剛快四十步,小剛先行一百步後,小明追上他就需要二又二分之一時,以小明之步數乘以時間,就能得出步數為二百五十步。”楚辭盡量用簡單的辦法和他解釋。

張文海恍然大悟:“如此說來,那一千步就是兩千五百步,一萬步就是二萬五千步!也就是說,只要我得其法,那不論他怎麽更換其中的數字,我都能以其法解之!”

“很聰明,我再出幾道題,莫再用前法,最好解題時多思考一下再動手。”楚辭覺得,這張文海其實挺聰明的,只是學習方法比較死板,不太適合他。

接下來的幾天裏,張文海就和算學死磕上了。楚辭帶領他認識了將母雞和兔子置於一籠的老農,認識了均分造橋工程的散工們,認識了一邊從上田汲水一邊又灌溉下田的莊稼漢子等人,而這些人毫無異議,都叫小明。

張文海疑惑不解,他對楚辭說:“這位小明一定是位博學多才之士,並且鐘情於算學,他以一己之力創造出了這麽多難題,可真令人敬佩啊!”

楚辭大笑:“也許吧,他也算得上是一位奇人了。”萬年小學生小明,至少全國上下,沒人不認識他的。

練習了這麽多天之後,張文海再將往年縣試九章題拿出來做時,發現自己不再是一知半解的狀態,也不會再采用那些耗時耗力還容易出錯的方法了。他既得其法,自然一法破萬題。

這幾天,楚辭也在不斷地出題,在他的設想中,貼經題兩百道基本上就把可能會考的這些囊括上去了。還有一些不合時宜以及太過簡單的,自然是不用出在上面的。

墨義題問法多種多樣,題目類型自然多多益善,出個一百道也差不多了。

算學題要的是題型,這些年的縣試卷子楚辭都看過了,發現他們出的一般題型和他了解的差不多,那麽一個題型出一個例題再加三道練習就差不多了。

目前最重要的是詩和雜文這兩樣,楚辭只有些頭緒,試著出了幾題之後覺得不太好,他也就沒再強求。

現在是十一月二十八,他準備明日就去縣城,先找縣學的夫子討教一下再重整思緒。

張文海聽說楚辭要去縣裏準備歲試,立刻說道:“楚兄,我和你一起去吧。我也好久不見縣城的那些同窗好友了,這次去,剛好和他們敘敘舊,比試一二。”

楚辭看著張文海兩眼放光的樣子,知道他敘舊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比試一二。這張文海也算是被啟山書院半勸退的,終其原因是在於張文海自己。

他因為屢試不第,整天都在書院裏唉聲嘆氣的,極大地影響了書院的學習氛圍,帶的那裏淒風慘雨的。再加上有些學子學業較為出眾,十分看不起張文海此人,話裏話外都以商戶子來稱呼他,幾人鬧過幾次不大不小的矛盾。

這次他跟著楚辭學了這麽久,自覺進益良多,所以想要回去揚眉吐氣,找回面子。

楚辭自然沒有意見,縣城又不是他家的,自然也不算跟不跟的,而且張文海也去,路上他可以蹭一蹭車,到了縣城還可以蹭一蹭住所,兩全其美的事。

上次陸掌櫃從縣城回來,給了他五十兩銀子。楚辭因為被人脅迫畫畫所產生的郁氣終於消除掉一些。

這錢他托來鎮上辦事的村長帶了回去,讓他哥觀望一下,有沒有村裏人或村子附近想要賣田賣地的,如果有就先買幾畝田地,明年開春就可以自己種糧食了。

莊稼人沒有田地心裏不踏實,楚家人的性子也不適合去開什麽鋪子,有幾畝田地在家,他又有秀才功名在身能免賦稅,得來的糧食足夠一家人吃飽穿暖了。

……

這次坐的是馬車,考慮到路程比較遠,而且騾子也載不動大東西。

因為走的是官道,所以地面平坦了許多,楚辭坐起來,也沒覺得有上次那麽不舒服。

他在心裏暗暗松了口氣,能坐車就好,不然以後從這裏去京城趕考,還不知要花費多少天。

張文海掀起簾子想看一看外面的風景,最後被風吹得悻悻地放下了簾子。他看著在一旁閉目養神的楚辭,突然開口說道:“楚兄,你能不能再問我幾個問題啊?”

“對自己沒有信心?”楚辭睜開眼睛,微笑著看向張文海。

張文海一時覺得自己心裏打的小算盤都被楚辭發現了,在他睿智的目光下,總有一種所有心思都無所遁形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