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封侯(第2/5頁)

這鐘家兄弟倆這是在一唱一和玩兒政治太極呢。

主意是鐘文道,說不適合北伐;

然後鐘文勉再上,表示軍心可用,軍心還是向著朝廷向著官家的。

這種政治態度的調和,可以算是政壇老手段了。

鐘文勉甚至自己都不清楚,他一次次遞送上去的折子,全都成了中和其哥哥觀點的調料。

一直到鐘文道病故,

朝廷清楚,

就算不北伐,

就算真的作壁上觀隔岸觀火,看著燕人打楚國,

再怎麽著,

自己的三邊那裏,得有一個武將話事人在吧?

否則,

這像什麽樣子?

接下來,又是各方的博弈。

而這時,鐘文勉的折子,可謂是三日一發,主題就是,

北伐,

北伐,

北伐!

這下子,朝堂大佬們終於明白過來,原來鐘家兄弟倆,居然真的是政見相違背的。

但問題是,

老鐘相公病故前,根據軍中銀甲衛的匯報折子,外加其最後送上的一份言辭激烈的折子,再加上最後其身死的效果加成,

讓朝堂大佬們一下子陷入了一種,老鐘相公說的話,才是對的的觀點。

至少,

眼下不適合北伐。

至於楚國,

楚國就靠自己吧,看樣子,是能挺住的吧?

彼時,

鎮南關還在楚人手中,鄭伯爺已經坐船順著望江向南入楚了;

但從整體旁觀者視角來看,燕楚之戰的戰局,還在鎮南關一線,這證明楚人還是很能扛的,那就不急了。

也因此,選帥的迫切性,又降低了。

倒不是屍位素餐,人浮於事,而是乾國,實在是很難找到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帥之材。

最後,

慢慢騰騰地,

還是下了一道旨意,讓鐘文勉暫代老鐘相公的位置,同時叮囑姚子詹這個三邊都督,控制好後勤,防止鐘文勉立功心切一意孤行。

而另一邊,

一直等不到來自朝廷回復的鐘文勉,頗有一種心灰意懶的意思,總覺得自己這麽一大把年紀了,這一腔熱血,終究是錯付了。

然後,在某一日,他點了三千騎,向北。

早些時候,

鐘天朗常常會帶著乾國騎兵北上,襲擊一下燕人的軍寨,打劫一下商隊什麽的,一方面是因為他年少氣盛,另一方面是因為乾國確實需要這些勝利來提振士氣;

哪怕,這些小小的“大捷”對整個局面,並沒有什麽影響。

但現在,鐘天朗自從當上駙馬爺之後,早就不幹這種事兒了,昔日曾追殺過鄭伯爺的銀槍少年郎,也已經變得沉穩了很多,開始關注於軍中俗務,以練兵磨陣為主。

再加上鐘文道臨死前的遺言,讓鐘天朗將心中的傲氣暫時放下,不再像以前那般整天想著北伐用兵,總之,就是成熟了。

而他的叔叔,

卻接替了他的位置。

但鐘文勉的運氣,是真的有點差。

因為就在那一日,

大燕大皇子姬無疆,也親領了五千騎出來,目的是為了主動挑釁,給乾人施壓,用脅迫的姿態迫使乾人動歪腦筋。

兩國交鋒,真正有底氣的一方,才懶得去做一些小動作,而姬無疆明白,此時的大燕,在這處戰場上,恰恰是沒底氣的一方。

大燕主力,數十萬鐵騎,全都在晉東,國內,今年旱災極為嚴重。

所以,

對於南邊,對於乾國,能不大打,就不大打,小小地搞搞摩擦,制造制造緊張氛圍,讓乾人收攏起火中取栗之心即可。

或許,

冥冥之中,是真的有這種氣運的;

這就像是鄭伯爺常常調侃的那種拿著主角模版的男人。

在那一天,

在那個晚上,

在那片林子外,

大皇子率領的燕軍騎兵,和鐘文勉率領的乾國騎兵,

相遇了。

本來,兩方騎兵相遇,打不過,逃,是大概率能逃得了的,無非是往自家方向逃,對面,也不敢過分深入去追。

誰料得,

燕軍這邊是分成了三個部分在行軍。

鐘文勉以為自己碰到了軟柿子,仗著兵力優勢,想要一口氣將這支燕軍吃掉,然後,他就被大皇子給包圍了。

這支乾國騎兵的素質,其實是不錯的。

在鐘文勉見勢不對,下令突圍後,依舊有一千多騎殺了出來。

但唯獨鐘文勉,被騎著貔貅的大皇子直接盯上。

很荒謬,

很像戲文裏的一幕,

但現實,往往比戲,更像戲。

大皇子騎著貔貅,手持長刀,沖入企圖突圍的乾軍之中,對著鐘文勉,就是一刀下去。

鐘文勉則是一槍刺中大皇子,他的功夫,其實也不俗;

但,鐘文勉到底年歲大了,武夫的困境就在於,拳怕少壯,當你年邁之後,自身氣血,也會必不可免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