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成勢(第2/4頁)

但奈何,

當今燕皇,

確實是一言九鼎。

門閥去除之後,朝堂勢力空余了一大片,這位天子,可以任意地選用自己的人去填充朝堂。

再加上趙九郎當百官之首,卻又極為聽命於燕皇,在大燕,可以制約君權的要素,基本不存在,他,就是獨夫。

下一刻,

趙九郎起身,

向著燕皇跪伏下來,

大聲道:

“陛下,乾楚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臣請陛下為子孫將來計,發義師,討伐乾楚!”

宰輔首先表態。

隨即,

王煉、曹榷、徐秋泰起身,跪伏下來:

“臣請陛下為將來計,討伐乾楚!”

剩下的大臣們,也都紛紛離開位置跪伏下來請願。

前一刻,

還在為大燕這狼狽無比的財政狀況而憂心忡忡的朝堂大佬們,此時各個義憤填膺地請求陛下發兵開啟國戰!

有的,老淚縱橫;

有的,滿面通紅;

有的,不服老請賜一長戈願為前驅;

有的,甘願散盡家財,為大燕籌措軍費。

事兒做錯了,頂多被罰;

態度如果擺錯了,那,要你何用?

所以,

大家的態度轉變得很快,也很徹底,毫不拖泥帶水。

就連太子,

此時也跪伏下來,

“兒臣請求父皇發兵,討伐乾楚!”

早早地搶了前排跪坐位置的鄭伯爺在此時有些心神澎湃;

他其實對那把椅子沒什麽興趣,確切地說,他對皇權的神聖,並沒有什麽感觸;

畢竟在他曾生活的時空裏,買張票就能進故宮轉轉。

但這種根本沒有勢,卻因為燕皇的一個態度,硬生生地將勢給掀起來的感覺,鄭伯爺很是迷戀,也很是陶醉。

在雪海關,他自己,其實也是這樣子的。

他可以不計較利益的值,去純粹憑自己喜好宣布一些舉措,麾下魔王們不會阻攔,其余人,也不會阻攔。

但那只是一個雪海關,

眼前這位,卻能號令整個大燕,包括三晉之地的子民,無數人口、財富、糧食,去走上他所想要的征伐之路。

他要逆勢而為,

整個大燕,就得聽從他的詔令,逆勢而為。

鄭伯爺小時候曾聽過一個故事,

叫“皇帝的新衣”。

很多人讀這個故事時,覺得皇帝很傻,百官很傻,子民很傻,然後感慨一下,只有最後那個孩子保留著孩童的純真。

但換個角度來看,

一個能讓全國子民,只要是有思維能力的成年人,都配合他演戲,一起“指鹿為馬”的皇帝,他對他國家的掌控力,到底有多恐怖?

禦書房內,

大局已定。

鄭伯爺甚至覺得,就算自己不參與這場戲,燕皇自己強行推動的話,也不難。

自己的加入,無非是使得這件事,更順滑了一些。

今日禦書房裏達成的共識,明日,朝會時,將傳遍整個朝堂,到時候,大燕帝國的一切,都將為即將來臨的國戰再度運轉起來。

但燕皇,顯然是一個務實主義者,他不滿足於口號,他迫切地想要自己的功業,可以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落實下去。

所以,

他馬上拋出了下一個議題:

“先攻乾,還是先攻楚。”

燕皇想要接下來的朝會,在這件事上,徹底淪為走過場,不想再將扯皮的事,丟到那裏去。

大方向已經被扭轉過來了,現在,不管心裏是否願意,大家只能在這個方向下,去做出選擇。

王煉當即道:

“陛下,臣以為應先攻乾,乾國富饒。”

乾國的富饒,是眾所周知的事,因為乾國的疆域,大部分都繼承自當年的大夏,地理位置本就得天獨厚,再加上經營開發已久。

打乾國,能方便以戰養戰。

曹榷也開口道:“陛下,臣以為當先攻乾,乾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其國官家已露厲兵秣馬之志,假以時日,乾國必將成為我大燕心腹之患,且乾人三邊直面我銀浪郡,先攻乾,可解我大燕南面之局。”

雖說大燕已經吞並了三晉之地,但燕人還是會將自己的固有國土當作真正珍視的地方,不管怎樣,先保住自己老家再說。

另外,打乾國,可以方便人力物力地運輸,減輕後勤壓力。

而如果打楚國,死磕鎮南關,相當於大燕的軍事調動以及後勤保障,也離開大燕本土,橫跨整個晉地。

是個人,

都知道此時打乾國最合適。

講真,

如果鄭伯爺不是雪海關總兵,如果靖南侯不是在晉地,鄭伯爺也覺得先打乾國最合適,就算乾人這幾年編練和擴充了新軍,但鄭凡不相信乾人的戰力能夠在短短時間內取得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