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熹貴妃(完)(第2/3頁)

因為那上頭的書名,一本是《穿越大清之我是八福晉》,一本是《鹹魚福晉養包子》,還有一本是《四爺的白月光,八爺的朱砂痣》!

婉音面色慘白地拼命搖頭:“我再也不要看清宮劇,我再也不要看清穿小說了!”

她怕,她怕極了。那幾年的經歷,於她就是一場永遠不想憶起的噩夢!

再說清音這邊。

雍正三十八歲登基,登基之後更是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撲到了政事上,經常一天睡不到三個時辰。

他批閱的奏章,經常朱批比大臣的黑字還多;休假?那是沒有的事,朕不需要,朕的兄弟們也不需要,朕的大臣們……減個三分之二吧;南巡?東巡?朕哪有這個工夫!

禮郡王沒了賞花看戲尋找新的紅顏知己的機會,誠郡王沒了吃酒鬧事的樂子,怡親王也再也沒有了一刀一劍走江湖路見不平習俠仗義的時間了。

怡親王不高興,很不高興。

雍正想起了清音某次無意中提及的一個不知道哪個話本裏看來的武俠故事,好像有個養雕的郭姓大俠說過這麽一句挺有道理的話,覺得正好可以用來說服十三弟。

“十三弟,”雍正和顏悅色地說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你行俠仗義,一天能幫助幾個人?但你為朕做事,受益的卻是千千萬萬的百姓啊。孰輕孰重,你好好思量。”

“朕答應你,等天下大定了,朕必會放你一個長假,讓你重回江湖圓你的大俠夢。”

怡親王悶悶道:“皇上,你可要說話算話啊。”

雍正笑道:“朕答應過的事哪件沒做到了。”

然而他真的沒做到。

怡親王徹底卸下一身職務,瀟瀟灑灑笑傲江湖,已是二十多年後侄子乾隆爺登基之後的事了。乾隆爺一登基,怡親王就忙不叠地告老還了鄉,生怕給老哥幹活沒個夠還得給侄子賣力氣,留下乾隆一臉無語。當然這是後話了。

雍正六年,太上皇康熙爺崩。

雍正十五年,皇後烏拉那拉氏崩,雍正追謚“孝敬”,為孝敬皇後。熹貴妃鈕祜祿氏進為皇貴妃,攝六宮事。

雍正十八年,孝敬皇後二十七月喪期滿,皇貴妃鈕祜祿氏被立為繼後。

這一年,雍正五十五歲,多年的勤政愛民在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頭發已經花白了近半,臉上也有了深深的皺紋;這一年,清音四十二歲,烏發如雲,保養甚好,瞧著仍如三十許人。

雍正握著清音手感慨道:“朕已經老了,皇後仍然年輕。這二十多年來,朕一直忙著政事,陪你的時間甚少,實在是委屈了你。”

“近幾年小四的心性越發成熟,再磨練磨練可擔大任。朕已決定,等再過五年,朕到了花甲之年,就學皇阿瑪禪位給小四。到時候,朕就帶著你住進圓明園去過清靜的安閑日子。”

“你要是想四處走走,那也不錯。朕可效仿皇阿瑪當年微服出巡,體驗民生。還可趁機暗查貪官汙吏,免得小四被底下人蒙蔽。朕知你喜歡江南好風光,到時候,朕就與你乘運河而下,去蘇州,或者杭州住它個三年兩載的,也不是不行。”

清音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工作狂雍正爺打算六十歲就禪位?他居然能為了她,把他的真愛江山社稷傳承給兒子,陪著她安度余生?

她以為他會奮戰到駕崩的那一刻呢!

“皇上,您不必為了臣妾如此……”清音哽咽道。

雍正說道:“皇後,朕已經五十五歲了,朕的身子如何,朕自己心裏清楚。朕怕再不陪你,就沒有時間了。”

“朕這大半輩子,都給了大清的江山。對江山、對萬民,朕無愧於心;唯獨對你,朕實在有愧。朕說過會補你個新婚之假,沒有;朕說過會帶你遊歷京城,沒有;朕說過會寫一本字帖讓你臨摹,沒有;朕說過讓你見識西洋武器,沒有。朕答應過你的事情,一件都沒有做到。”

“皇後,朕想把朕最後的時光給你。朕不想閉眼的時候留有遺憾。”

清音感動道:“好。”

雍正笑道:“其實從朕第一次在馬車上遇到你的時候,朕就認定了你……”

清音輕笑:“那個時候臣妾可是被您嚇個半死。臣妾怎麽也沒想到,扮成劫匪拿匕首架在臣妾脖子上的,竟是堂堂的雍親王!”

兩人憶及年輕時光,皆相視而笑。

還有五年。

就五年了,很快的。

五年的時光匆匆而過。雍正二十三年,雍正已經立了寶親王——四阿哥弘歷為太子,打算年底就傳位於他,自己則退居圓明園為太上皇。

只是這一年的冬月二十,出了意外。

按例,嚴冬時分雍正會攜後妃皇子至圓明園避寒。

這一日,圓明園九洲清晏的宮宴過後,雍正回了寢房,剛剛躺下,就睜開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