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嫻貴妃37(第2/3頁)

但若是有朝一日嫻皇貴妃成了繼後,那問題就嚴重了。

太後臉上的憂慮和掙紮,都被盈盈淺笑著的誠貴妃看在眼底。

一切,皆如她所料呢。她的姑母向來是個心狠的。

比起親侄女所出的八阿哥,比起身上流著一半鈕祜祿氏血脈的八阿哥,七阿哥算個屁。

未來新君仍是鈕祜祿氏所出的誘惑,對太後來說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誠貴妃輕輕撫了撫微凸的腹部,嘴角的笑容微微凝滯。

說起來,她和她的太後姑母不愧是一家人。

都是一樣的心狠。

太後作決定之前,再次試探了一番乾隆的意思,話裏話外不外乎嫻皇貴妃是烏拉那拉氏的人,心思詭譎,性情邪魅,不可信重。又透出幾分擔憂若是嫻皇貴妃上位,烏拉那拉氏一派的舊勢力會借機卷土重來,引得朝中不穩之意。

太後的目的只有一個,她想讓乾隆跟她保證,絕不會立清音為後,也絕不會立七阿哥為皇太子!

但是,乾隆已經做了足足八年的皇帝,早就不是那個十幾歲的事事需要仰仗母妃的毛頭小子,他願意孝順太後,榮養太後,但是怎麽可能願意讓太後插手他的後宮之事,更何況是立後、立太子之類的朝堂國事了!

於是,乾隆的回答盡是冠冕堂皇的語焉不詳。

他沒有表態會在孝賢皇後孝期滿後立清音為繼後,但也沒有如太後所願保證不讓她為後。

提及立太子之事,乾隆則是直接就黑了臉:“皇瑪法年老之時,九龍奪嫡,朝中不穩,殃及民生。皇阿瑪登基之後,深以為害,故行‘秘密立儲’制度,將立太子詔書放於幹清宮正大光明匾之後,直到皇阿瑪駕崩之後再讓宗室大臣取出,當場宣讀,詔告天下新君人選。”

“朕今年三十有三,膝下六子最年長者也不過九歲,最幼者尚在繈褓,他們的資質如何尚不能知。皇額娘此時就提及立儲之事,您不覺得太早了點嗎?”

“自大清開國以來,歷任皇帝有幾個是嫡出的?先祖冊立儲君,均是以賢者為先,生母的身份則是其次。朕亦是如此。”

“朕將來的繼任者,未必是皇後所出嫡子,也未必不是皇後所出嫡子。此事,皇額娘不必多言,朕心裏自有主張。”

乾隆說的是發自肺腑的真言,但聽在太後耳裏卻是另一層意思。

叉燒兒子就是個被美色迷了心智的,先是高氏,再是烏拉那拉氏,一次又一次地為了女人跟她這個皇額娘杠。他被高氏騙得還不夠慘嗎?他還想重蹈覆轍嗎?

在太後看來,乾隆沒有明確地否認立清音為後、七阿哥為太子,那就是承認了,甭管他說得一套一套的多麽好聽多麽義正言辭多麽冠冕堂皇,那都是忽悠她的。

皇帝啊皇帝,你實在是太讓哀家失望了!

經此一事,太後母子兩人因慧平貴妃舊事好不容易彌補好的感情,又重新起了裂痕。

對此,誠貴妃喜聞樂見。她恨太後,她恨皇上,他們長長久久地相互厭煩才好呢。

太後對乾隆失望透頂後,終於下定了決心。

乾隆八年,二月初二龍擡頭,正是和嘉格格兩周歲的生日。

清音沒有大辦,只在承幹宮正殿的會客堂間擺了幾桌簡單的酒席,邀了交好的嘉妃、舒嬪,並愉嬪、婉貴人等幾個向來安分不惹事的前來相慶。

觥籌交錯間,清音忽見容越急匆匆進來相報:“皇貴妃娘娘,太後娘娘來了!”

席間眾人連忙站起身來,面帶拘謹地給太後行禮問安。

太後竟然會來承幹宮,實在是一件奇事!清音心下暗道。看太後的臉色明明一點喜意都沒有,顯然不是真心前來慶賀的,何必空跑這一趟,既讓自個兒心裏不爽快,又攪得她們不自在呢。

不對,太後從來不做白工。她此番過來,有何目的?

清音放下了手中酒盞,對太後淺笑相迎,但心裏則是敲響了警鐘。

太後皮笑肉不笑地說了兩句喜慶話,就問道:“皇貴妃,怎麽只見和嘉,七阿哥呢?”

“還不快把他抱出來給哀家看看。”

說罷,就示意身邊的林嬤嬤進去抱孩子。

容越連忙搶在林嬤嬤跟前,陪笑道:“怎敢勞煩林嬤嬤辛苦。你請稍候,我去去就來。”

清音朝容越點點頭。容越福了福身,就進了內室,片刻後,就抱著一個金黃色的繈褓出來,裏頭包著的正是半歲大的七阿哥。

七阿哥剛睡醒,睜開了黑溜溜的丹鳳眼,朝著清音就露出了一個無齒的笑容。

太後瞧著七阿哥的模樣,心底不由一顫。

這是她第一次見七阿哥。她從來不知道,七阿哥原來長得跟端慧太子那麽像!

都像極了乾隆小的時候!

實在是……可惜了。

誰讓他的額娘,是嫻皇貴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