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結局

華翎的過往被抹的幹幹凈凈,江家不可能讓她的出現,帶出江時意這個不可說的存在。因此回到和王府中的華翎,外人只知道,她是在采藥途中出了意外,被人所救,近日才在皇帝陛下的幫助下,回到京中。

但時過境遷,從未遭遇過挫折的小公主,面臨破國慘局,最後一點兒報復回去的希望也覆滅了,從此華翎性情大變,整日在府中摔摔打打,就連最疼她的母親,時日久了,也不往跟前湊,只讓人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就行。

和王妃自覺這些年為了這個時時闖禍的女兒,付出的人力物力心思不知凡幾,好不容易讓女兒回來,誰知女兒左了性情,誰的話都聽不進。

雖然這樣的華翎讓她很心疼,但事已至此,他們國破家亡,苟延殘喘,根本無力為女兒報仇,低調做人,才能活的長久。

公主府隔段時間就會收到和王府的消息,但時硯一般不過問,都是明陽公主看著處理的,他每日上上朝,帶帶孩子,偶爾接個任務,外出巡行幾個月,處理事情遊刃有余,日子看上去悠閑自在,讓人羨慕不已。

尤其是那些胡子一大把,走路都要人扶,一頓飯只能吃半碗濃粥的內閣大臣,見著年輕的仿若二十歲出頭的小夥子,精力充沛好像永遠都用不完的時硯,心裏不由怨念:要是出點什麽事讓這小子焦頭爛額就好了。

也許是大人們的怨念太強烈了,在軒軒八歲這年,南方有消息傳來,有人拉了個三千人的隊伍,在沿海一帶自立為王,造反了。

這清平盛世,有這種腦子被門夾了想不開的人,著實少見。

且只有三千人的遊兵散將,與朝廷近幾年越發訓練有素的軍隊比起來,不堪一擊。

但最令人不可置信的,是造反之人,自稱姓江名時意,乃是當朝明陽公主與江大將軍的大兒子。

當地官府奏折中言:“此賊子妖言惑眾,煽動百姓,言說他這些年閉門不出,不見外人,並非得了什麽不可見人之症,乃是陛下嫉賢妒能,將他無故囚禁在京郊別苑之中。

幾年之中,臥薪嘗膽,於去年春節期間,趁別苑防備松懈,趁機逃脫。為了讓天下人看清陛下的險惡用心,才舉兵造反。”

看的出上奏的官員寫這些話時,有多麽的戰戰兢兢,奏折邊沿還殘留著不小心留下的不明顯汗滴。

散朝後,皇帝禦書房內,皇帝氣憤的將折子仍在地上,小太監戰戰兢兢的撿起來,皇帝擡下巴示意:“都看看吧!”

看完後的幾位大臣均氣憤不已,態度十分強硬,表示要派人將這亂臣賊子捉拿回京,株連九族。

只是關於是讓誰領兵前去的問題上,起了爭執。

因為這幾年天下太平,武將們沒了戰場發揮,升職空間被大大壓縮,好不容易有了機會,誰都想讓自己人上。

一時沒討論出個結果,皇帝揮手讓眾人退下,容後再議。

等禦書房內只余下皇帝與時硯兩人時,兩人臉色都不好看。

“算起來,朕真正親近的外甥,只有你們兄弟二人,本以為時意算是廢了,沒想到人在別苑,在我們幾方人馬的看守下,還能來這麽一出,讓朕左右為難,也算是沒白費了你爹當年親力親為帶在身邊教導的功夫。”

皇帝冷笑。

時硯倒也不慌,不緊不慢道:“現在看來,是有人私下和大哥暗中取得了聯系,可以確定的是,大哥人還在別苑中,南方那人是假的,其目的是什麽暫且不知,但大哥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為了惡心我們。”

想了下,時硯慢吞吞補充了一句:“也是一舉三得的好計策。”

皇帝挑眉。

時意道:“謠言傳的有鼻子有眼,南方官員送來的畫像,確實和幾年前的大哥有七八分相似,若我們要辟謠,勢必要讓大哥出來在人前晃一圈。

但這事既然和大哥脫不了關系,他自然不會配合我們,到時候,我們怎麽解釋大哥這幾年閉門不出的事就成了難題。

況且折子臣方才也看了,其間種種,皆在針對陛下,然陛下當初所作所為,皆為庇護江家,這就是在離間我們君臣的關系。

至於第三,或許大哥他是想痛痛快快的幹一場,然後轟轟烈烈的去死吧。”

這點時硯和皇帝心知肚明,但看穿了一切的君臣兩人,大概是不能讓江時意如願了。

到底別苑那邊發生了何事,皇帝已經派人去查了,時硯也在第一時間讓人仔細排查。

派誰去剿滅南方烏合之眾很快就確定下來,三天後,公主府給京城半數重臣家下了帖子開賞花宴,其寓意不言而喻。

開宴那天,幾年未在人前露面的江家大公子,臉色蒼白,身子虛弱,由丫鬟扶著,在席間與昔日好友暢談幾個時辰。

說到了過去只有兩人知道的糗事,什麽偷看誰家小夥子的未婚妻最漂亮啊,比賽看誰唧唧尿的遠之類,讓人生出無限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