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時間管理大師(第2/4頁)

大臣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低聲議論。

不遠處的監察紀律的宦官只當沒聽見。

等待朝會時,百官是不允許交談的,連咳嗽和吐痰都會被記錄下來,只不過這項制度慢慢的,就成了擺設,只要不是大聲喧嘩,不當眾打架,宦官統一不記錄。

昨日,內閣下了一道大部分京官都看不懂的政令——雷楚兩州邊境二十四郡縣百姓東遷!

簡直是胡鬧!

雖然雷楚兩州地廣人稀,因為貧瘠的關系,幾乎沒有大縣,以及繁華的郡城。

但二十四郡縣加起來,人口依舊超過百萬。

且不說這些人如何安置,單是遷徙,就是一項浩大工程,勞民傷財。

朝廷好不容易回了一口氣,各行百廢待興,哪經得起這般折騰造作?

最讓一些官員痛心疾首的是,內閣居然同意了。

可笑那魏淵無謀,趙守昏聵,王貞文屍位素餐!

到底懂不懂治理天下,懂不懂處理政務?

“楊大人說的對,我等必要死諫!”

“豈可如此胡鬧,死諫!”

大臣們說的擲地有聲。

王黨魏黨的成員也看不懂兩位頭兒的操作,搖頭嘆息。

鐘鼓聲裏,卯時到,百官從午門的兩個側門進入,過了金水橋和廣場,諸公進入金鑾殿,其余臣子則分列丹陛兩側,或廣場上。

又過了幾分鐘,一身龍袍,妝容精致的女帝負手而來,登上禦座,高坐龍椅。

“陛下!”

奏對開始後,戶部都給事中充當開團手,出列作揖:

“雷楚兩州二十四郡縣,人口繁多,東遷之事勞民傷財,不可為。請陛下收回成命。”

緊接著,各部都給事中紛紛開口勸諫,要求懷慶收回成命。

給事中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勸阻皇帝的不當行為。

在給事中們看來,眼下女帝做了一件天大的錯事,想名垂青史或揚名立萬,此時便是最好的機會。

見狀,魏淵骨幹劉洪看了一眼前方巍然不動的大青衣,猶豫了一下,出列道:

“陛下,幾位大人言之有理。

“大乘佛教徒不日便要抵達朝廷劃給他們的聚居點,二十萬余人,人吃馬嚼,吃的都是朝廷的錢糧。

“況且秋收在即,怎可在這個關鍵時刻把那二十四郡縣百姓東遷?”

懷慶靜靜聽完,溫和道:

“前日,佛陀親臨雷州,欲吞並大奉!”

簡單的一句話,就如驚雷炸在殿內諸公耳中,驚的他們霍然擡頭,難以置信的看著禦座之上的女帝。

佛陀親臨雷州,欲吞並大奉?!

殿內諸公都是讀書人,勛貴的修為也不算太強,但身居高位的他們,非常明白超品代表著什麽。

代表著無敵!

因此聽到佛陀欲吞並大奉,群臣心裏陡然一驚,湧起窒息般的恐懼。

但旋即感覺不對,如果佛陀要針對大奉,女帝還能這般穩坐龍椅不慌不忙?

內閣會什麽都不做,不調兵遣將,只是東遷邊境百姓?

沒等諸公困惑太久,懷慶告訴了他們答案:

“許銀鑼已晉升半步武神,前夜與佛陀戰於雷州,將其擊退。

“不過,佛陀雖退,但隨時卷土重來,超品與半步武神之戰,動輒毀天滅地,故朕要東遷二十四郡縣的百姓。”

又是一道驚雷。

諸公怔怔的望著懷慶,好半天,有人悄悄掏了掏耳朵。

那位率先站出來勸諫懷慶的戶部都給事中,困惑道:

“陛下,臣,臣不明白。

“什麽,是半步武神?”

武神這兩個字聽起來就覺得陌生,諸公費了好大勁才記起,武夫體系的巔峰叫武神。

儒聖親定的名稱,只不過儒聖故去一千兩百多年,世間從未出現過武神。

魏淵轉過身,環顧諸公,語氣溫和有力:

“爾等只需知曉,半步武神能與超品爭鋒,能輕松斬殺一品武夫。”

戶部都給事中腦子“嗡嗡”作響。

許銀鑼已經強大到此等地步了?!

沒記錯的話,國師,不,洛道首渡劫時,與許銀鑼雙雙晉升一品,這才過去多久,他竟然已經成長為可以和超品爭鋒的人物……諸公震驚之余,心裏莫名的安穩了許多。

方才懷慶一番話帶來的恐懼和驚慌消散不少。

至少面對超品,大奉不是毫無還手之力。

劉洪沉聲道:

“佛陀為何對朝廷出手?”

諸公紛紛皺眉,這也是他們所不解之事。

自古以來,自儒聖之後一千兩百多年,不管大奉和巫神教怎麽打,巫神始終不聞不問,佛陀亦然。

怎麽會無緣無故出手吞並中原。

對此,懷慶早有說辭,聲音清亮:

“劉愛卿以為,佛門為何突然與中原決裂,扶持中原?吞並中原是佛陀的意思,早在雲州之亂中就已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