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議和(第3/3頁)

與陽剛溫和的姬玄不同,這位九公子不愛修行,嗜好讀書,是潛龍城主子嗣裏,學問最好的。

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學以致用,文思敏銳,並不是讀死書的呆子。

“帶兵打仗,姬遠公子不行,但朝堂論辯,舌戰群儒,他可比你這個大哥要強太多了。”葛文宣笑道:

“連我都辯不過他,說不過他,讀書還沒他多,你說氣人不氣人。”

姬玄毫不理會他的說笑,臉色嚴肅,沉聲道:

“你沒和許七安打過招呼,你不知道,姓許的就是個瘋子。”

葛文宣依舊平靜,道:

“如果我告訴你,使團裏,有元霜小姐和元槐少爺呢?”

姬玄愣住了。

葛文宣繼續道:

“是國師的主意,許七安是什麽人,他比我們更清楚。和談能解決朝堂諸公和小皇帝,而元霜小姐和元槐少爺,則能讓許七安投鼠忌器。”

姬玄皺了皺眉。

房內一時沉默。

姬玄想起當日在雍州城,許七安挑斷許元槐手腳筋,但確實留他一命的事。

此人不會因為骨肉之情束手束腳,但確實不是冷血無情之輩,手足兄弟對他不是完全沒有影響。

葛文宣則想起了前些日子,許平峰說的話:

他不是嘲諷我冷血無情嗎,那我就把他的弟弟和妹妹送到他面前去。

葛文宣喃喃道:

“老師是天下一等一的寡情之人啊。”

……

早朝,金鑾殿。

永興帝漸漸開始害怕上朝,害怕桌上擺的折子,因為上面的東西讓他坐立不安,焦慮不已。

流民成災的,國庫空虛的,青州失守的,京城百官人心惶惶,還有最近流言四起,各州布政使司傳回來折子,說是民間到處流傳著“監正已死,大奉將亡”的。

鬧的民間也人心惶惶,以為大奉真的要亡了。

對於這類散布謠言,唯恐天下不亂的行為,歷朝歷代的做法是嚴懲,最常用的是流放,以及菜市口斬首,震懾百姓。

但在動亂時期,謠言漫天飛,根本堵不住悠悠眾口,恐怕底層的官員也是這樣的心思。

且青州確實失守了,逃戰的百姓把消息傳完各地,一傳十十傳百。

朝廷的努力注定收效甚微。

現在,仿佛全天下都在永興帝耳邊咆哮,告訴他大奉要亡了,他要當亡國之君了。

永興帝這位太平盛世裏出身的君王,何時見過這種陣仗?

但今天上這個早朝,永興帝的心情是不一樣的,就如絕境之人看到曙光。

昨日,雍州布政使姚鴻傳回來一份折子,內容是——雲州叛軍主動議和。

此外,姚鴻還在折子上告了楊恭一狀,因為楊恭拒絕議和,試圖把這件事壓下來。

此罪當誅!

“姚愛卿當真是朕的肱股之臣。”

昨日,永興帝看完折子,喜出望外,至於楊恭,他暫時不打算處置,因為雍州還得靠他守著。

“諸位愛卿,昨日雍州布政使姚鴻遞上來一份折子,那雲州欲與我朝議和,停止幹戈。”

永興帝環顧眾臣,高聲道:

“爾等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