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敲鼓(第2/3頁)

“魏公,是魏公啊……”

“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終於又看到魏公領兵了。”

“這麽多年,我都快忘記當初魏公率領千軍萬馬西征的風光,魏公啊,為何山海關戰役後,你便隱在朝堂,你可知當年的兄弟們有多痛心……”

年輕人很難理解老一輩人的情懷,難以理解那襲青衣,昔年有多光芒萬丈。

街邊,負責維護治安的許平志,腰胯長刀,愣愣凝視,恍然如夢。

“百戶大人,您當年也打過山海關戰役吧,魏公,真的有那麽神?”

一位年輕的禦刀衛低聲問道。

“對於我們那一代的人來說,魏公在,軍心就在。他是那種讓人心甘情願為之赴死的人物。”許平志嘆了口氣:

“你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很難理解當年的我們。不過,你們遲早會體驗到的。嗯,等打完巫神教。”

“我聽說,當年山海關戰役時,陛下親自在城頭擂鼓?”又一位禦刀衛問道。

“山海關戰役,關乎國家存亡,自然是不同的。這一次,看不到了。”許平志惋惜道。

魏淵身後,姜律中等追隨過魏青衣出征的老人,聽見了街邊百姓的討論,不由想起當年。

山海關戰役時,大奉舉國之兵力投入戰爭,那襲龍袍親自站在城頭擂鼓送行,何其風光。

如果陛下能再擂鼓相送,那該多好!

當年的那一批老人,心裏由衷的想。

只是陛下不是當年的那位明君,當時的元景帝,英明神武,勤於政務,一掃先帝時期的沉疴。

現在的陛下,沉迷修道,惰政多年。

早已物是人非。

城頭上,以王貞文為首的文官,以幾位公爵為首的武將,以及以太子為首的宗室們,在城頭一字排開,默默注視著下方寬敞主幹道盡頭,緩緩而來的隊伍。

“想當年,魏淵出征,陛下親自登上城頭,擂鼓相送。才使得京城上下,萬眾一心。”王貞文感慨道。

經歷過山海關戰役的老臣們,微微恍惚。

“我說為何城頭無人敲鼓,原來是無人再有資格。”兵部尚書恍然道。

二十年前,他還不是京官,在外地任職。

聞言,太子、四皇子等人,眼神微熱,如果能效仿父皇當年,擂鼓送行,那將大出風頭。

不過,大部分宗室只是隨便想想,不敢真的這麽做。

現場能做這件事的,只有兩個人,一位是東宮太子,一位是皇後所出的嫡子四皇子。

太子身邊,穿著火紅宮裝的臨安,抿了抿嘴,想象著那幅畫面,一時間有些癡了:

“父皇當年,一定英姿無雙。”

好想再看父皇擂鼓送行的場面。

懷慶亦是露出了些許期待,什麽是萬眾矚目,光芒萬丈?

金榜題名的狀元騎馬遊街算一個,詩會上作出傳世名作也算,此時的魏淵算一個,當年父皇穿龍袍登城頭,為萬軍擂鼓,也算一個。

太子和四皇子有些意動。

“既然父皇不來,那本宮就親自擂鼓,大軍出征,豈能無人擊鼓?”太子興沖沖道。

他知道這麽做會有一定的僭越,但這種事畢竟不是禮制上的禁忌,即使父皇知道了,頂多也是不悅。而他能博取巨大的聲望。

權衡之後,太子便有些躍躍欲試。

四皇子皺了皺眉,正要反駁,便聽懷慶傳音道:“四哥,你的資格不夠。”

四皇子惱怒傳音:“那誰還有資格?”

說起來,四皇子在一眾皇子裏,算是相當出類拔萃的,他是七品武者。

懷慶搖搖頭,沒有回答。

“太子殿下!”

王貞文攔了一下,擋住太子走向大鼓的路,溫言道:

“於身份而言,您這樣做不妥當,會惹陛下不快。於名望而言,你缺了點資格。於魏淵而言,您還是缺了些資格。”

太子皺了皺眉:“那依首輔大人來看,誰有資格?”

王貞文目光掠過他的肩膀,看向台階處,笑了起來:“有資格的人來了。”

眾人霍然回頭,只見一個年輕人,腰胯長刀而言,他步子走的很慢,兩邊的侍衛如臨大敵,渾身顫抖,努力的想拔刀,但怎麽都拔不出來。

懷慶和臨安的美眸裏,不約而同的閃過亮光。

“許七安!”

勛貴裏,有人咬牙切齒的開口。

許七安不理,僅朝王貞文點了點頭,便徑直走向大鼓。

四皇子目光微動,保持沉默。

太子目光銳利的盯著他,橫在身前,攔住去路。

“太子哥哥,你快讓路。”臨安胳膊肘往外拐的推搡他一下。

於身份而言,他怎麽做都不用顧忌父皇。於聲望而言,京城百姓對他歡呼歌頌。於魏淵而言,他太有資格了……太子輕哼一聲,走向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