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大儒裴滿西樓(第3/5頁)

“忽略了尋常士卒在戰爭中的重要性,倘若把修行者剔除出去,只剩普通士卒,那他的《兵法六疏》就是狗屁不通。”

黃仙兒聽的昏昏欲睡,聽到兵法,終於來了點興趣,問道:

“凡人在戰鬥中能發揮的作用本就微小,注重修行者的作用有何錯。”

裴滿西樓搖頭:

“你知道魏淵為何能打贏山海關戰役麽,他一代軍神的威名是如何來的?只有魏淵能把普通士卒用出神來之筆。他是真正的領軍之人。剔除掉修行者,只用普通士卒的話,給魏淵五十萬大軍,他能橫掃九州。

“我研究過當年那一戰,各方兵力投入超過百萬,普通士卒的數量積累到了相當可怕的程度。當這股力量被完美的掌控,調度時,它將所向披靡。”

很厲害,但我聽不懂……黃仙兒嫣然道:“你說我去勾引魏淵如何,若能搞定他,咱們這次才算功德圓滿。”

“你不想活了?”裴滿西樓反問。

黃仙兒咯咯嬌笑,媚態橫生。

她當然只是隨口一說,能被選為使團領袖之一,她是極聰慧的女妖。

……

次日,妖蠻使團進宮面聖,穿過午門,過金水橋,在金鑾殿中朝見皇帝。

這一路上,黃仙兒絲毫沒有面見一國之君的自覺,煙視媚行,勾搭著侍衛、大臣,途中的一切男人。

進了金鑾殿,兩側是袞袞諸公,元景帝高居龍椅。

黃仙兒這才稍稍收起媚態,依舊嗲聲嗲氣的拜見皇帝。

而後是妖蠻兩族向元景帝進貢,除了貢品之外,還有三名千嬌百媚的狐族女子,上品鼎爐。

外族朝貢時,貢品裏有美人是正常現象。

等老太監唱誦結束,元景帝滿意的開口,說道:

“聽聞北方戰事如火如荼,朕亦是心憂的很,然秋收將近,百姓忙於秋收,抽調不出兵力北上。朕著翰林院修撰兵書,望能助汝等抵禦外敵。”

先表達一下朝廷的難處,秋收將盡,不宜輕啟戰事。再送上兵書,彰顯大奉兵道強盛。

“多謝陛下!願大奉和我神族永結同約,友誼千古。”裴滿西樓跪伏在地,恭恭敬敬。

結束朝見,裴滿西樓直至離開,也沒有提過半句求援之事。

倒是沉得住氣!

朝堂諸公有詫異,有冷笑,有戲謔。

在他們看來,妖蠻是比武夫還要粗鄙的存在,在朝堂上迫不及待的要求朝廷發兵援助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沒想到這個裴滿西樓竟是個沉得住氣的,但就算如此,他終究還是要開口的,在朝堂上展現一下城府,並無太大意義。

出了宮,豎瞳少年玄陰再也憋不住,急忙問道:

“裴滿大兄,你不是說大奉兵法稀爛呢,不是要在他們最驕傲的領域擊敗他們,贏得尊重麽,為何剛才不說?”

黃仙兒咯咯笑道:

“你顯擺給那些人看有什麽意思,便是顯擺到天上去,他們也會視而不見。該怎麽吃你,還是怎麽吃你。”

她扭頭看向裴滿西樓,道:“你打算先拿誰開刀?”

裴滿西樓淡淡道:“國子監!”

……

午後剛過,便有一則消息從國子監裏傳出,蠻族使團領袖,裴滿西樓拜訪國子監,與大祭酒比鬥學問,勝之。

此人博學而精,吾不如也……這是大祭酒的評價。

他並未就此離開,堂而皇之的在國子監講學,並將自身所著《北齋大典》留在了國子監。

區區一個蠻子竟然還著書?

國子監學子起先憤怒難平,但隨著《北齋大典》的口碑發酵,謾罵聲漸漸平息,更多的是震驚與一個蠻子的學問。

《北齋大典》卷帙浩繁,涉獵之廣,之精,令人驚嘆,絕非一朝一夕能編撰出來。

這種規模的書,通常只有朝廷才會編撰。無法想象,它是由一位蠻族年輕人獨力編撰。

單憑此書,裴滿西樓便能躋身當世大儒之列。

最令人震撼的是,《北齋大典》其中幾卷,詳細記錄了妖蠻兩族的歷史,兩族的由來、演變,尤其是近代八百年歷史之詳盡,並不比大奉編寫的史書差。

給了國子監響亮的一巴掌,給了大奉讀書人響亮的一巴掌。

裴滿西樓一時間名聲大噪。

“難以相信,粗鄙的蠻族有這樣的讀書種子?”

“那裴滿西樓是白首部的,白首部以聰慧著稱,但像他這樣的,極少極少。”

“我若能著成此書,必定名垂青史。這蠻子太厲害了。”

“慚愧慚愧,老夫像他這般年紀的時候,還在求學。而今年事已高,再沒精力著書。”

“此人可恨,先是與大祭酒比鬥學問,而後故作大方的留下《北齋大典》,這是打我們大奉讀書人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