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復盤(第2/3頁)

劉禦史反應也不慢,道:“莫非他是去追殺吉利知古,他害怕北境勢力失衡,害怕此役之後,楚州百姓遭受蠻族鐵蹄,無人再制衡蠻族。”

楊硯和李妙真相視一眼,齊聲道:“我們去看看。”

後者補充道:“上來。”

楊硯輕輕躍上劍脊,負手而立。

四品武夫雖能禦空飛行,但速度、高度、持久力都無法與道門禦劍術相比,硬要形容,大概就是摩托車和高鐵的區別。

如果換成一個在地面狂奔,一個在天空飛行。

那麽武夫又要更快一籌,前提是在一望無際的平原,沒有山峰河流擋路。

往北飛行兩刻鐘,李妙真和楊硯看見了吉利知古,這並不難發現,因為對方就站在官道上。

這位山海關戰役後,蠻族最強者,已經只剩一副幹癟的軀殼。

他的腦袋被人硬生生摘了下來,連著小半截脊椎骨,丟在路旁。

李妙真停了下來,居高臨下的俯瞰,喃喃道:“北境這一戰,兩位三品武夫隕落,此事必將傳遍九州,造成轟動。”

楊硯有些恍惚,原來他夢寐以求想要達到的境界,在更高層次的強者眼裏,也不過如此。

三品啊,不管是哪個體系,哪個勢力,都是領袖級的人物。

楊硯躍下劍脊,抓住脊椎骨,拎著青顏部首領的頭顱,返回了楚州城。

當他把頭顱帶回楚州城,掛在城頭時,兩萬名士卒默默仰頭看著,流下了熱淚。

這個威脅了楚州二十年的蠻族強者,終於殞落。

同時,無數人心裏閃過疑問,那位神秘強者,究竟是何人?

……

距離楚州城數百裏外,某個水潭邊,剛剛洗過澡的許七安,虛弱的躺在被潭水沖刷的失去棱角的巨大巖石上。

先後攫取鎮北王和吉利知古的生命精華後,神殊陷入沉睡,這次恐怕是喚不醒了。

除非他能如古墓裏那般,再白嫖一波氣運。

沒有了大肌霸和尚做依靠,突然就沒安全感了……許七安審視自身,他發現神殊展現出漆黑法相後,自己的肉身強度又有了長進。

就好比被洪水擴充了寬度的水渠,盡管洪水已經過去,它留下的痕跡卻無法消失。

難過魯樹人會說,我們對打通隧道的人表示感激,但我們永遠對擴充隧道的人抱著崇高的敬意……許七安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切的領悟。

“經過這一戰,我對化勁的領悟也更深了,切身的體驗高品武夫的戰鬥,體驗他們對力量運用,對我來說,是寶貴的體驗……”

他強打起精神,盤坐吐納,腦海裏消化了一陣後,出於職業習慣,他開始復盤“血屠三千裏案”。

“鎮北王屠城的目的有兩個,一:煉制血丹,沖擊大圓滿,而後吸收王妃的靈蘊,正式踏入二品。二:布局獵殺吉利知古和燭九。

“鎮國劍的出現,意味著元景帝對鎮北王屠城一清二楚,甚至有參與其中。否則,鎮國劍不可能出現在楚州。”

當時看到鎮國劍出現,許七安是無比驚怒的。只是那會兒大敵當前,沒時間想太多。

“元景帝這個狗皇帝……”許七安吐出一口濁氣,告訴自己制怒。

“狗皇帝知道此事,嗯,倒是讓我解開了一個疑惑,那位死在京城外的俠士,是元景帝派人幹掉的。只有他,才能在京城周邊布下天羅地網,並篩選、排查出目標人物。

“這麽一來,為什麽讓我做主辦官,為什麽不安排巡撫,這一切就可以解釋了……因為使團本來就是敷衍了事,沒必要安排一位權力過大的巡撫制衡鎮北王。而到了萬不得已,鎮北王還可以殺人滅口。

“此外,使團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護送王妃去北境。狗皇帝雖然不當人子,但也是個老銀幣。不過,總覺得他太信任、縱容鎮北王了。”

許七安沉吟幾秒,順著這個思路繼續想下去:

“元景帝知道屠城案的真相,那麽魏公知不知道呢?從我給他殘魂的反饋看,應該是不知道的……額,魏公這樣的老銀幣,他表現出來的反應未必是真實反應,而是他想給我看到的反應。

“假設魏公知道此事,那麽他會怎麽布局?以他的性格,絕對無法容忍鎮北王屠城的,哪怕大奉會因此出現一位二品。

“可是直到現在,我也沒看出哪裏有魏公落子的痕跡。嗯,逆推一下,假設魏公知道此事,以他的性格肯定會阻止。

“可是鎮北王三品武夫,大奉第一高手,如何阻止他?打更人裏肯定沒有這樣的高手,否則剛才就不是我阻止鎮北王。

“那怎麽阻止鎮北王呢?”

許七安腦海裏靈光一閃,想到一個詞:驅虎吞狼。

在北境,能破壞鎮北王好事的,只有吉利知古和燭九,換成是我,我會把鎮北王屠城的地點泄露給他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