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戰書(第2/3頁)

道袍、女子,要進皇城……是天宗聖女李妙真?那位天人之爭的主角之一?

不過,李妙真如果執意飛劍闖皇城,那麽等待她的,必是禁軍高手、打更人們的反撲。

李妙真當然知道自己被鎖定了,但問題不大,她並沒有強闖皇城的想法。

凝視著遠處的靈寶觀,氣沉丹田,聲音清越:“天宗弟子李妙真,奉師命而來,與人宗弟子切磋論道。

“時間,地址,由人宗來定。”

聲音極具穿透力,不震耳欲聾,卻傳出很遠,皇城內外,清晰可聞。

皇城裏居住的達官顯貴、宗室、衙門的官員,在這一刻,全都聽見了李妙真的“戰書”。

皇城外,緊鄰著紅色城墻的內城居民,同樣被聲音驚動,行人停下腳步,攤主停下吆喝,紛紛扭頭,望向皇城方向。

臨安府。

穿著紅色層疊宮裝,正與宮女們踢繡球的臨安,忽然停下腳步,側耳聆聽,問道:

“你們聽見什麽聲音沒?”

幾名宮女側著頭,靜靜的望向皇城方向。

“聽見啦,好像是什麽天宗弟子李妙真……”被許七安拍過屁股的那位宮女回應。

話音方落,清冷悅耳的聲音從相反方向傳來:“三日之後,卯時三刻,京郊渭河畔,人宗記名弟子楚元縝出戰。”

裱裱微微張大小嘴,心裏浮現許七安與她說的奇聞趣事,其中有一件事——天人之爭!

“三日之後,我要去看,我要狗奴才帶我去看。”裱裱心頭火熱,恨不得立刻讓侍衛傳喚自己的狗奴才。

淮王府。

鮮花爛漫的後花園,穿荷色長裙的女子站在花叢中,遙望城門方向,低聲道:“三日之後,卯時三刻,京郊渭河畔……”

她眉眼彎了彎,喜滋滋的說:“又有好戲看了。”

無風,但滿院的花朵輕輕搖曳,似乎在回應著她。

……

李妙真來京城了,於三日之後的渭河邊,與人宗弟子楚元縝決鬥。

這個消息不脛而走,在短短半天裏,幾乎傳遍了整座京城。

最先沸騰的是那些早早聞訊入京的江湖人士,他們等了足足一個月,終於等來天人之爭。

等來道門人宗和天宗最傑出弟子的決鬥。

盡管很多人都面臨著盤纏耗盡的尷尬,但沒有人埋怨,甚至覺得提前來京城,是一個無比正確,且慶幸的決定。

因為在天人之爭前,他們見到了一場百年罕見的鬥法。

這一點,從因為晚來而錯過鬥法的江湖俠客們懊悔的態度裏,就可以充分證明。

即使沒有後續天人之爭,對於大部分江湖人士而言,已經是不枉此行。

某座酒樓,銷魂手蓉蓉與美婦人,還有柳公子以及柳公子的師父,四人找了個窗邊的空位,邊用午膳,邊說起天人之爭。

兩位主角理所應當的成為焦點。

蓉蓉給美婦人倒酒,卻扭頭看向中年劍客,脆聲道:“我聽前輩說過,這楚元縝似乎是元景27年的狀元郎?”

中年劍客聞言,臉色有些唏噓,“是,當年我在京城遊歷,恰好杏榜之期,看著他成為會元,而後是狀元……

“沒想到,他竟已辭官不做,成了人宗的記名弟子。甚至今日,代表人宗出戰。”

“師父,我聽說那李妙真是一位國色天香的仙子,你說她會是道門幾品?”

柳公子說這話的時候,注意力全在“國色天香”四個字。

對於徒弟的問題,中年劍客搖頭,“那天宗聖女幾乎不在江湖走動,名聲不顯,為師也不知道她是幾品。

“不過,江湖還有一個傳聞,前年橫空出世的飛燕女俠,就是天宗聖女。”

“飛燕女俠是天宗聖女?”蓉蓉吃了一驚。

飛燕女俠的大名,她略有耳聞,此女劫富濟貧,行俠仗義,不是在做好事,就是在做好事的路上。

其事跡深受江湖遊俠的傳頌與稱贊。

不過,一年前,她突然絕跡江湖,不知去了何處。

中年劍客笑道:“都是江湖傳聞,不知真假。不過飛燕女俠自一年前絕跡,不知去向何處。”

這時,鄰桌一位穿藍袍的江湖人插嘴,嘲諷道:“孤陋寡聞了吧,飛燕女俠是去了雲州剿匪,才消失一年的。”

去雲州剿匪?

不等中年劍客發問,周遭的江湖人士紛紛看了過來。

“閣下怎麽知道飛燕女俠去了雲州剿匪。”

“我不但知道飛燕女俠去了雲州,我還知道她就是天宗聖女李妙真。”藍袍江湖客喝一口小酒,侃侃而談:

“我有一個兄弟,青州人士,年初時突然回鄉,說這一年身在雲州,隨飛燕女俠四處剿匪,修為大漲。也是他告訴我,飛燕女俠就是天宗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