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各歸各位(第5/6頁)

“……你當這裏是什麽地方?我們家爺不在家,宅子裏皆是女眷,是誰都能進來的嗎?如果非要看,那就等明日再來吧!”

士兵撓了撓頭有些為難,轉身回去請示去了,畢竟這裏是雲秉初的宅院,雖然這宅子的主人目前並無官品,但現在雍州城內但凡有腦子的人都明白:雲秉初拜官授爵不過是早晚的問題了,和他們這些或許一輩子只能當個巡街士兵的粗人不一樣。

巡防營的長官聽完後,跳下馬背,親自往雲宅走來……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夜的寂靜,原來是之前派出去的傳令官回來了。

“報——!”

傳令官一勒韁繩,跳下馬背單膝跪在巡防營長官面前:“稟大人,周大將軍有令,雲秉初不在雍州,任何外男不許叨擾雲宅!”

傳令官說完這句,起身來到長官面前,低聲道:“大人,周大將軍命咱們撤,今夜都不許再在附近出現。”

巡防營長官的眼中劃過一絲精光,朝雲宅喊道:“打擾了,我這就帶人離去!”

“撤!”

包圍了雲宅的巡防營士兵訓練有素地撤離雲宅,消失在夜色中。

小小的雲宅再次恢復了寧靜,半個時辰後……雲宅之內突然火光沖天,更夫嚇得差點尿了褲子,跑到巡防營去稟報,不過卻被巡防營以“剛才大驚小怪害他們白跑一趟為由”給打發了。

之後因為更夫鬧得太兇,巡防營的士兵便把他給綁了,丟到了柴房。

……

……

……

通和六年,帝失德,縱楚王殺妻。北海周大將軍痛失獨女,求公道無門,憤而舉兵“清君側”,幸得雍州寧安王之助,歷時三年,終討回公道。

楚王自戕於王府內,顯王與聖母皇太後“失足”墜下宮墻,當場殞命。

帝下令舉火焚宮。

整座皇宮被付之一炬,大火整整燒了一個月……燕國數百年的宮廷至此淪為一片焦土。

母後皇太後及膝下養子,齒序行九,後被封為康王的高燐,不知所蹤。

史官記錄二人皆葬身大火之中,但也有人說……在內宮起火的前一天,二人已經逃出了皇宮。

朝廷多位官員……葬身火海,其中官位最高的是戶部尚書。

高憭史稱:殤帝。

寧安王高懷,在行宮內被文武百官擁立為新帝,國號依舊沿用“燕”改年號為:“天興”。

由高懷開啟的時代,史稱“後燕”……

周大將軍被封為一品大將軍王,世襲罔替。

追封春華郡主為:“昭懷公主”並在京城和北海為其修建“公主廟”,供百姓祭拜。

一路追隨高懷走到最後的,皆有封賞。

雲秉初,任戶部侍郎兼皇商總領司。

因兩軍在京城進行了曠日持久且非常激烈的巷戰,使得整座京城破損嚴重,而且殤帝又焚燒了整個皇宮,京城可謂是滿目瘡痍,所以在朝臣們的建議下,新帝下旨遷都。

新帝都的地點就定在了洛城,遷都後更名為:洛京。

燕國開啟了新的篇章。

只是……

殤帝下旨燒的不僅僅的皇宮,也包括了國庫,皇帝的私庫,以及糧倉……

再加上三年大戰,對整個燕國各地的內耗和破壞非常嚴重,且在剿賊大將軍丁奉山的建議下,朝廷的軍隊每被叛軍攻克一座城池之前,守將必須要燒毀城內的糧倉……

要不是雲安提出的那個“土豆”計劃,還真不知到最終鹿死誰手。

如此一來,高懷的大軍雖然贏了,整個天下卻也元氣大傷,由於糧食短缺,各地餓殍遍野之後便是瘟疫,有的地方連種糧都吃了……導致赤地千裏,無莊稼可種。

各地山賊,劫匪流竄……百姓民不聊生。

曾有朝臣建議:“亂世當用重典”值此危難之際,應殺盡天下商賈,開倉放血,救濟天下百姓。

後來不知為何,已經決定“動手”的高懷在最後一刻突然偃旗息鼓,並下旨將已經羈押的數千名商賈全部釋放……

隨後高懷派出了以雲秉初為首,包含大司農,工部,戶部官員,及禦醫在內的欽差團下達各地,因地制宜地為各地解決民生問題。

歷時三年……欽差團所到之地做到了瘟疫消,莊稼收,倉廩足,百姓有衣可換,被迫落草的部分百姓主動到當地府衙投案自首,後經欽差團聯合上奏,高懷下旨特赦了這些百姓。

“天興三年,冬。玉貴妃重病不治,薨逝於長春殿內。”

“天興四年,春。雲秉初積勞成疾,於任內,歿於淟州。蒙欽差團幫扶的各地百姓驚聞噩耗,自發設立靈堂,吊唁雲秉初。”

帝大慟,賜贈戶部尚書,追封文安侯。

……

……

……

某座海島上,一大一小兩個女孩手牽著手走在沙灘上,大的看起來十歲左右,小的只有六七歲的樣子,脖子上掛著一枚奇怪的東西,一下一下閃爍著紅色的光芒,伴隨著微弱的“嗶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