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變數來臨(第5/5頁)

“是。”

林威放下茶盞,吩咐道:“所有人全部下去,三十步之內不留人伺候。”

待下人全部離開,林威開腔道:“鐘大人現在可以說了吧,你適才口中那個‘十萬火急的頭等大事。’”

原來,今日鐘蕭廷不僅是來給林四小姐送藥的,他見到林威後還自稱有一件“十萬火急的頭等大事”要告訴林家掌權人。

如今林威已經放權給了林不羨,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鐘蕭廷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林威也只能命人叫來了林不羨。

父女二人對視一眼,須臾間便交換了意見。

鐘蕭廷清了清嗓子,端起茶盞來喝了一口,正色道:“林伯父,四小姐,我昨夜深更接到京城可靠消息,太子殿下他……已於三日前,薨逝。”

“什麽?”林威險些坐不穩,屁股短暫離開椅子又坐了回去,前傾著身體,問道:“此話當真?”

林不羨亦是萬分驚愕,當今太子,年三十,正值壯年,雖然她也耳聞太子殿下的身體先天有些不足,但怎麽會……?

鐘蕭廷答道:“此等大事,晚輩不敢胡言,此事千真萬確,相信再有幾日……命令燕國全境為太子殿下守制的旨意就會抵達洛城,還請伯父和四小姐有所準備。”

林不羨心頭一動,這鐘蕭廷不過是區區地方小官,知道此等宮變已是奇聞,怎麽連陛下的旨意也能知曉?

稍加思索後,林不羨想明白了其中關節,鐘蕭廷雖然官職不高,但他妻子的母家乃當朝戶部尚書,而戶部尚書之嫡親妹妹,便是宮中恩寵最盛的貴妃娘娘,且孕有皇子成年。

想必這條宮廷機密,就是從貴妃那裏傳出來的,可是……

林不羨的心中又升起了另外一個疑惑,貴妃娘娘將太子薨逝的消息告訴自家身為戶部尚書的親兄長無可厚非,但奇怪的是:為什麽戶部尚書要冒著“泄露天機”的風險,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官位末流,毫無助益,且遠在洛城的女婿呢?

還有……此等大事,京城的聖旨用的都是八百裏急報傳到各地,從京城到洛城……即便日夜兼程,一馬換一馬,最快也要五天,鐘蕭廷是如何比急報還快一步,收到消息的?

林不羨再度陷入了思考,她記得自己在一本書中見過:相傳有一種名叫“海東青”的猛禽,飛行速度極快,遠遠快於馬兒。

有些關邊之地,會馴養一些海東青用作軍報的傳達,但馴養海東青的過程非常繁瑣,且海東青和信鴿一樣,放飛後只認一個終點。

難道說……?

戶部尚書,或者是戶部尚書的某位門人,曾經在洛城這個地方馴養過海東青,養成之後將海東青帶到了京城,這次正好用了這只海東青來給鐘蕭廷傳遞信息嗎?

似乎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鐘蕭廷提前收到消息的原因了,可是……戶部尚書的勢力,是何時安插到洛城的?

林不羨也有屬於自己的情報網,她知道洛城這個地方,看著不起眼,其實是寧王殿下的大本營。

洛城知府李青山,在洛城十幾年如一日地生活,從不思升遷,也從未接到過任何調任的旨意。

要知道朝廷為了預防地方勢力過大,明文規定各地知府五年一調任。李青山之所以能視這條規則於無物,全靠寧王殿下從中斡旋。

寧王殿下的父王與當今陛下是一奶同胞,後受到陛下的質疑,自盡而死,從那之後陛下就對自己這個親侄子,當代寧王多番溺愛,不過是一州之地的知府,寧王殿下還是有能力左右的。

洛城,從來都是寧王殿下的大後方,每年李青山不知推舉了多少洛城當地的人才,到寧王府去做幕僚,每年寧王殿下也會借走親之名來洛城幾次,本地多少商業巨賈想要尋求庇護,都要投靠寧王殿下呢?

戶部尚書……應該是貴妃一派的人才是,雖然貴妃一派目前和寧王一派,和平共處,秋毫無犯,可貴妃膝下畢竟孕有成年皇子,在朝廷已立太子的情況下,寧王殿下怎麽可能與貴妃派的先鋒官——戶部尚書交好的?

若非如此,戶部尚書是如何將勢力,安插到洛城的?

還有,鐘蕭廷帶著這樣一個消息來到林府,對林府而言,究竟是福是禍?

幾個呼吸內,盤旋在林不羨腦海中的消息實在是太多,如一團團亂麻,看起來相互之間沒有關聯,可仔細一想又藏著暗線,就連林四小姐也不能迅速整理。

林不羨習慣性地往身邊看了一眼,自己身邊那個位置上,並沒有那個熟悉的身影。

偏偏,雲安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