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當朱元璋成為劉盈8(第3/3頁)

章邯乘勝追擊,粉碎了起義軍的西征戰略之後,又趁勢東進,劍鋒直指身在陳郡的陳勝,而陳勝雖親自率眾迎敵,然而終不能抗,數日之後被自己的車夫莊賈所殺。

陳勝的死對於反秦大業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打擊,對於昔日追隨效忠於他的舊部而言,也同樣如此。

關鍵時刻,陳勝的心腹呂臣挑起重擔,組建蒼頭軍迎擊章邯,同時,又派遣人去聯絡近來在潁川郡頗負盛名、陳勝起義之時所打旗號之一項燕的兒孫項氏叔侄,拜項梁為上柱國,聯合抗秦。

項氏叔侄有勇無謀,剛愎自用,前世好歹還有個範增在,這一世範增改投他處,卻是連個上档次的謀士都沒了。

月余之後,項梁自立為楚王,與此同時,觀其風向的六國後裔紛紛自立為王,聯合一處,隱隱以項梁為首,共同進行反秦大業。

然而烏合之眾畢竟是烏合之眾,壓根就不能指望他們辦成什麽事情。

項梁在東阿大敗秦軍,沒過多久又於定陶打敗秦軍,與此同時,三川郡項羽大捷,李由授首,新楚凱歌一片,項梁由是驕橫異常,而驕橫的結果,顯而易見就是失敗。

秦國調遣軍隊協助章邯,於定陶大敗楚軍,項梁戰死。

項梁死了,項伯是個面團,難當大任,作為項氏家族下一代的領頭羊,項羽在悲慟中挑起大梁,作為繼任楚王,開始在諸侯之間嶄露頭角。

秦軍往圍巨鹿,項羽聯合其余幾家諸侯救趙,這一戰慷慨激烈、以少勝多,創造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這兩個成語之外,也讓楚王項羽的名字響徹宇內,大敗秦軍之後項羽於轅門外召見諸侯,諸侯們都是跪著近前的,其聲勢可見一斑。

也是到了這時候,項羽終於有了與泗水郡方面撕破臉的底氣,傳令項莊率軍護送項梁棺槨南下安葬,聯合幾家諸侯,徹底剪除劉盈勢力,奪回三郡之地。

天下各處、尤其是臨近鹹陽的滎陽等地幾乎都被打出了狗腦子,但是來泗水三郡瞧瞧,百姓安居樂業,耕種不止,卻仿佛另有人間。

北方和西方不間斷的有軍報傳來,劉盈卻都穩如泰山,武將們摩拳擦掌、幾次請戰,都一一遭到否決,直到項莊率軍南下安葬項梁的消息傳來,劉盈終於變一改先前的養老模樣,傳令眾將前來議事,從容不迫的下達軍令。

項莊此次南下,肩頭便承載著清繳劉盈部的命令,料想此處息兵已久,大軍壓陣,必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卻不曾想泗水竟成了他的殞命之地。

劉盈殺了項莊,卻不曾宣之於眾,讓手下的士卒穿上楚軍的衣服,自己充當首領,一邊麻痹項羽,一邊率軍西進。

此時秦宮正為趙高所把持,為其所害者殊多,始皇帝的公子們都死於他手,章邯雖勇,又怎麽能往自己臉上貼金,覺得自己一定會是那個例外?

仗打贏了,趙高妒忌他的功績,一定會進讒言殺死他,仗打輸了,不用說肯定是死,橫豎都是死,又何必繼續為秦國效力?

章邯並非庸碌迂腐之人,與長史司馬欣商議之後,終於艱難的做出了決定。

章邯未曾有負秦,是趙高持秦負章邯。

他決定率眾投降項羽。

章邯派遣了聯絡官過去,很快也帶來了項羽方的消息。

對方願意與之進行和談,並且約定與今日傍晚時分於一隱蔽處會面。

章邯按時到了地方,下屬在左右警戒,聽得馬蹄聲達達近前,齊齊為之一凜,迎上前去。

來人身量高大,寬肩長臂,騎一烏騅馬,往臉上看,約莫二十出頭的樣子,與傳聞中的二十五六並不吻合,然而觀其眉宇神色,卻是咄咄鋒銳,淩厲如刀。

據說此人力能扛鼎。

今日一見,果真是好壯士!

對方勒馬停住,開口便贊道:“章將軍,久聞公之大名,如雷貫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