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朱元璋重返大明後3(第2/4頁)

藺家的門第不算太高,但是藺家女兒做個王妃綽綽有余,畢竟本朝吸取前代亡國教訓,後妃大多選自民間,皇後、貴妃尚且如此,王妃門第低一些也不稀奇。

先璐王夫妻和睦,先王妃既這樣講,先璐王也不曾反駁,只是天不垂憐,藺夫人生產時難產去世,沒過幾年先璐王妃也因病辭世。

藺家那位小姐剛出生就沒了母親,先璐王心裏邊就有點犯嘀咕,再過了些年頭,那女孩十歲的時候又沒了父親,先璐王不甚喜歡,這樁口頭婚約便漸漸無人提起,而那位苦命的藺家小姐便由叔父叔母養著,算算年歲,今年也該十五六歲了。

原身只知道這件事情,卻沒見過那位藺家小姐,朱元璋在心裏思忖著這件事,面有感傷,怔然出神:“老馬也是出生沒多久就沒了母親,父親壽數也不算多,這要真是她的話,命也太苦了些……”

他眼底有一閃即逝的淚光,旋即擡手擦了,重新躺下:“想這些有的沒的做什麽,明天往藺家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

朱元璋一夜好眠,陶家卻是徹夜燈火通明,全家人皆無睡意。

千嬌百寵養大的女兒被送入王府,陶父和陶夫人都跟被剜了心頭肉似的,一整晚都耷拉著臉。

長子陶榮更是自責不已,唉聲嘆氣,一個勁兒的埋怨自己無能,被人騙了錢款,以至於妹妹淪落到這等境地,要用余生替他的錯誤買單。

只有陶大奶奶覺得不太對勁兒,看一眼如喪考妣的公婆,再看看丈夫,不解道:“這不是好事嗎?那可是璐王,超品親王啊!本朝向來恩待宗室,現在璐王府上又沒有正妃側妃,自然也沒有後宅內鬥,只要妹妹肚子爭氣,生個一兒半女出來,以後不就是眼瞅著的金山銀山?陶家有個郡王外孫、郡主外孫女,走出去臉上都有光!哪怕妹妹無所出,只要得了璐王歡心,咱們也不用像從前一樣成天提心吊膽,擔心哪個官兒過來咬咱們一口了!”

陶父和陶夫人滿臉郁色,神情憤憤,陶榮也狠狠剜了妻子一眼:“沒心肝的東西,張口好事閉口好事,這種好事你怎麽不去?!”

陶大奶奶娘家也是皇商,底氣充足,並不怵他,聞言馬上怒了:“我要是有初晴那張臉我早去了,還能嫁給你?!”

陶榮聽得呆住,回過神來,惱怒交加:“你這無恥婦人,說的都是些什麽話?初晴進了火坑,你這當嫂嫂的還在這兒說風涼話,你的良心叫狗吃了不成?!”

陶大奶奶也是一愣,看一眼公婆臉上隱忍的怒色與贊同,詫然冷笑:“既然覺得那是火坑,怎麽還推她進去?推都推進去了,還惺惺作態個什麽勁兒?有骨氣的話就砸鍋賣鐵把錢還上,別賣女兒啊,自己把事情辦砸了,朝我發什麽火兒呢!”

陶榮一時氣結:“你!”

陶父和陶夫人更是臉色鐵青,只是還沒來得及說句話,就聽小廝急匆匆前來稟告,聲音張皇:“老爺,夫人,小姐、小姐被送回來了!”

陶父猝然變色,陶夫人也是驚駭不已,二人不約而同的向前迎了幾步,便見女兒蒼白著臉色走進前廳,目光先後在全家人臉上一掃,淚珠子就“啪嗒”、“啪嗒”的掉出來了。

陶父想想自家欠的那筆債,再想想璐王威勢,一時焦急不已。

陶夫人也忍不住拉住女兒手,顫聲問:“晴姐兒,你怎麽回來了?見到王爺沒有?說了些什麽?!”

陶初晴會想起璐王說的那些話,心頭只覺屈辱,死死的咬著嘴唇,一聲不吭。

陶夫人見狀急了,用力搖晃她手臂:“晴姐兒,你說話呀!”

陶初晴終於忍耐不住,“哇”的一聲,哭了出來:“他不要我,說我不值那麽多錢,除非是白貼給他,否則他絕對不要!還說限令陶家三天之內還錢,如若不然,別怪他不客氣,該抄家抄家,該殺人殺人,他絕對不會留情!”

陶父如遭雷擊,蹬蹬蹬後退幾步,跌坐到了椅子上。

陶夫人駭的面如土色,一時無言。

陶榮自責不已,一下接一下的用腦袋撞墻:“都怪我,都怪我,要不是我,事情也不會變成這樣!都怪我……”

自責也好,畏懼也好,都不能對解決困難起到一丁點的作用。

陶父畢竟老成,眼見著女兒這一關沒有走通,當機立斷,開始盤算從哪裏籌措錢款,想法子把那六十多萬的虧空補上。

一方是超品親王、當今天子的堂弟,另一方是洛陽皇商、無官無爵,真的鬥起來,死的只會是陶家人,陶父賭不起。

“我早就算過了,陶家再擠一擠,大概能湊出十萬兩銀子……”

陶夫人眸光一閃,環視周遭,神情中帶著一種為大局而犧牲的柔情光芒:“我既然嫁進陶家,那就是陶家的人,我的嫁妝和這些年鋪面的收入湊一湊,能拿兩萬兩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