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第3/6頁)

傅筠一愣,可還是順著道:“你且說說。”

然後便聽莊郡守道:“這書院是郡內一位姓莫的夫子開設的,教授之事皆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為了顯示朝廷恩典,也是為了百姓能盡早學會一技之長,從而恢復正常生活,故而其中的用紙皆由豐禾郡免費提供。”

這話其實有兩層含義。

一則是告訴公子筠,豐禾郡重視民風教化,二則是通過免費用紙來透露一下莊郡守對於書院的重視程度。

而傅筠之前並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現下就格外好奇:“可否帶我過去瞧瞧?”

莊郡守自然願意展示自己的政績,立刻道:“還請公子隨我來。”

書院距離城門不遠,很快便到了。

眾人並沒有驚動裏面學習的人,悄然走了進去,只從窗子往學堂當中望去。

然後就瞧見了裏面正在讀書的“學子”們。

說是學子,可是和尋常的讀書人大有不同。

莫說豐禾郡了,整個齊國的讀書人其實裝扮都差不多,穿長衫,拿折扇,頭戴方巾,總歸是一瞧就知道是讀書之人。

但現在裏面坐著的卻基本上沒有這樣裝束的。

光是傅筠一眼掃過去,就能看到有人綾羅綢緞,有人粗布麻衣,還有些明顯是農戶,手上的老繭清晰可見,卻也認真的用粗壯的手指拿著似乎是炭條做成的筆,在紙上寫寫畫畫。

而他們用的紙,看上去遠不如孫柏買來的那些細膩,可也比一般的紙張要光滑。

更緊要的是,量是真的大。

每個人手邊都是一沓子,拿著炭條寫一寫,等寫滿了就換下一張,瞧著完全不心疼。

公子筠問道:“那也是豐禾紙?”

莊郡守點頭。

公子筠又瞧了一眼這個另類的學堂,並沒有入內,只管對著莊郡守道:“讓我看看你們這裏出的紙張吧。”

“是,還請公子隨臣來。”

很快他們就去往了學堂後院,因著今日莫夫子並不在書院,此時出來迎的是施家大郎施韞。

他直接將那邊送來的幾種紙張取了出來,擺放在了眾人面前。

公子筠最先看過去。

只見眼前的紙各不相同,哪怕不用手摸,光是從顏色上就能看得出區別。

有些偏黃,有些偏白,有的上面有點點金光,並且還有染色過的紙張。

而後,施大郎細細解釋了各種紙張的用途。

有些易散墨,有些卻可以反復著色,其中還根據薄厚、吸水性等等分成了各種類型,不同的紙張應用的場景也有所不同。

施韞條理清晰,說起話來也是娓娓道來。

而他大抵也知道傅筠的意思,主動提及:“尋常紙張產量頗豐,但不易著墨,越好的紙產量越是有限,最好的幾種都在這裏,大人盡可細看。”

傅筠點點頭,而後就看向了施韞。

瞧著這人穿著打扮便知道是位商人,便沒開口,只是看向了莊郡守。

而後就聽郡守道:“這位施大郎因為課業優異,故而在莫夫子不在時,書院中的大小事由便由他代管。”

聽了這話,傅筠面上難免露出了些許不贊同。

他會這般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齊國內,相較於前朝,已經對商人多有寬宥,商戶出身的子弟可以參與科考,也不再隨意打壓,算得上進步。

只是既然是經商坐賈,為人自然會精明些。

說不好聽了便是奸詐油滑。

既然莊郡守口中的這件書院是為了教化百姓,那麽讓一個商賈管事總歸有些不合常理。

而莊郡守大抵也能猜出傅筠的心思,便解釋道:“施大郎與尋常商戶不同,他原本是遠道而來,如今已經準備長居豐禾郡,並且代為經營造紙廠的生意,並且承諾,只在進價上多收兩成作為利潤。”

此話一出,不僅公子筠驚訝,一旁的裴仲文更是震驚。

他的母親許氏乃是巨富人家出身,故而裴二郎自小就或多或少接觸過商賈之事。

如今的買賣,其實中間有不少風險,特別像是紙張,路上會有損耗,時間久了會有腐壞,還怕水怕火,這些都是成本。

作為商人,自然是要把所有的都算在裏面,尤其是豐禾紙這樣明顯是會供不應求的,尋常商戶恨不得翻兩倍三倍,這樣才能獲取收益。

可現在這位施大郎就只要兩成利,實在難得。

而施韞一直沒有開口,靜靜的聽著他們說話,同時也在觀察。

莊郡守並沒有介紹來人的身份,可是光從態度上就能看出,這兩位應該也是官身,而且官位怕是比郡守要來得高。

那麽說起話來就需要講究點技巧了。

於是施大郎一直態度和順地站在一旁,並不給自己辯解,直到現在才輕聲道:“草民雖未曾讀過什麽書,可也知道此事會帶給齊國的利好,能夠將此紙散播開來才是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