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選秀(第4/4頁)

只是如今……

宋嘉書還沒有想完,皇上就已經換了話題。

他特意叫了熹妃來,也不是為了展覽自己都不甚滿意的龍袍的。

“關於弘歷的婚事,朕已經有了打算。”

宋嘉書的注意力也立刻從曹家轉移到弘歷身上,不由問道:“皇上,不是下月中旬才選秀嗎?”

皇上不由笑著搖頭道:“選秀攏共那些個日子,看如此多秀女如何能夠盡知?難道朕還真等著事到臨頭,才隨意給弘歷指一個福晉嗎?”

“其實這兩年朕一直留心看著,心裏也有了兩三個人選。今日先跟你透個信兒,待來日選秀的時候,這幾個秀女自然都是留牌子等著指婚的。到時候她們往各宮拜見,你就仔細看看女孩的品貌,別有什麽岔子。”

宋嘉書起身謝恩。

皇上見她鄭重,不由感慨道:“朕還記得,弘歷當年這麽小的時候,挽了一只小弓在雍親王府園子裏追小鹿的樣子,誰知才一轉眼的功夫,他也要娶福晉了。”

宋嘉書也記得。

她還記得,同樣小的弘晝,一個泰山壓頂過去撲住小鹿的樣子。

這一對父母感慨了一下歲月匆匆,兒子成人後,便再次回歸正題。

皇上以手叩案道:“朕心中最取中的唯有一家的女孩,其余兩個不過是預備著罷了。”

宋嘉書走上前來,拿起皇上方才叩的那張紙。

她邊看,皇上邊道:“富察氏的女兒,大族出身,幼承庭訓,朕想是不會錯的。”

宋嘉書只見紙上寫的是富察氏父祖以及所有親眷的官職。果然,皇家選媳婦,先選其爹。

論起家世來,富察氏實在是煊赫。

祖宗的光榮就不必說了,畢竟那是歷史,只看三代以內,就可知一家子是否興旺了。

富察氏的祖父米思翰,是康熙爺年家的議政大臣,也做過戶部尚書。

其父李榮保,如今正做著察哈爾總管。

其伯父馬齊則官位更高,作為康熙年間曾經舉薦過八爺,甚至為此差點被康熙爺砍了的大臣(雖然後來證明是冤枉的,但可見他跟八爺那段時日關系不錯),居然能在雍正爺登基後,還做了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跟隆科多並立,便可見其本事了。

除此外,富察氏一族枝繁葉茂,還有好幾位都統、內大臣之類的一品大員。

宋嘉書看看人家這一家子,都不由感慨:這才是根底深厚的大家族,比起只有年羹堯撐著的年家,富察氏看似沒有那般榮耀,卻更加牢穩。

皇上便道:“弘歷這孩子倒是有幾分運道,難得富察氏這一代有女兒,且還不是旁支,就是府上的嫡女。”

再看好的人家,若是人家沒有女兒,也得抓瞎。

“朕雖信得過富察氏的家教,但到底是弘歷的嫡福晉,還是仔細些好。”然後擡眼看了看熹妃,問道:“朕聽說,皇後這回倒是大度,讓你跟耿氏幫著一起操持選秀之事?”

宋嘉書點頭:“皇後娘娘還說,雖則選秀的時候,妃嬪們不好到場,但等秀女定了留牌子,便讓臣妾和裕嬪見一見——正是跟皇上您方才的話合著。”

皇上的臉色就松弛了一點:好在皇後這回還是大度明白的,沒有想著把兩個皇子的婚事都扣下不放。

宋嘉書不免道:“皇上,事關弘歷的福晉,您是不是該先跟皇後娘娘商議,這樣告訴臣妾……”

皇上點頭:“朕會跟皇後說的,這會子先跟你提一句,不過是要你心裏有數罷了,可以想著提前安排點小事兒,試一試富察氏的女孩。”

很快,皇後處也收到了皇上看好的兒媳婦人選。

於是皇後單獨把宋嘉書叫來道:“本宮把給秀女安排屋舍和宮人的事兒交給了你,正好你去仔細安排,或是給她選一間略有差池的屋子,或是給她安排一兩個不服管的宮女,試一試這位富察家女兒的處事和為人。”

宋嘉書心道:好嘛,想要嫁入宮,還得過五關斬六將。

皇後看上去心情很好似的,見熹妃有點發怔,就笑道:“本宮知道,你是愛躲懶又不愛找事的,也是難為你了。”然後就叫赤雀:“去把裕嬪也請來,本宮見她素日倒是潑辣些。”

宋嘉書忍不住笑了:“皇後娘娘叫她過來,幫臣妾出主意,她這會子必是沒心思的——弘晝的福晉還沒有定論呢。”

皇後臉上的笑容就更明顯些:“本宮叫她過來也是為了這件事,皇上也跟本宮提了一句弘晝的婚事,雖不似你這個有八九分準,但也有五分相中了。”

見熹妃卻是第一次聽說這事兒的驚喜,皇後的心裏就滿足了:皇上果然只告訴了熹妃事關她親子的婚事。而皇上關於所有皇子婚事的盤算,正該跟自己這個皇後說。

她要的無非就是這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