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中秋(第2/4頁)

宋嘉書:尬笑。

好在四爺有正事要說,便頷首道:“你先坐。”

主要是怕女人禁不住事兒,一會兒聽說孩子差點出事兒再嚇住——這都是有先例的,從前李氏和年氏,孩子生病了就六神無主,夭折後則是失魂落魄。

既如此,還是讓鈕祜祿氏先坐下的好。

宋嘉書這才在榻上坐了。

四爺說的極緩和,而且先說明弘歷並沒被受傷,然後才慢慢說了弘歷這回險些被熊撲倒的事兒。

見對面鈕祜祿氏雖然臉色有點變化,但到底還穩得住,四爺便點頭道:“總之,日後你若再從旁人那裏聽了消息,也不必驚慌,更不要覺得孩子跟在皇上身邊受了委屈。”

宋嘉書點頭:“爺放心,皇上肯帶著弘歷去射獵,是恩典,我雖是後宅女子,也明白輕重。”

四爺是怕她女人家,只知道心疼孩子,叫人糊弄了去,萬一說出什麽‘兒子可憐,只盼孩子平安,倒不如不在宮裏,免得受驚’這種話,叫有心人傳到宮裏去,就是雍親王府怨懟皇上,嫌宮裏沒照顧好弘歷了。

畢竟鈕祜祿氏現在的身份,不僅僅是王府的一個格格,還是弘歷的親額娘,她的舉止,傳到宮裏去,是會影響弘歷的。

四爺再次覺得,鈕祜祿氏是個明白人。

臉上就帶了點笑意:“等中秋的時候,弘歷能回府一日過團圓節,到時候叫他來給你請安,母子兩人好生說說話。”

宋嘉書笑道:“不單我想弘歷,弘晝更是想哥哥,已經問了好多回了。”

四爺滿意點頭:“嗯,到時候讓兄弟倆也多呆呆,弘晝這孩子聰明數上倒是盡有,只是心性不定,日日坐也坐不住,心裏能跑馬。”

說著準備起身走,宋嘉書送到門口,四爺忽然又轉回頭來道:“方才的石榴呢?既是你親手摘的,叫人拿兩個過來我帶走。”

宋嘉書:……

——

中秋佳節,一大早四爺就跟福晉入宮請安,等用過了宮裏的膳,四爺才往乾清宮請旨,帶弘歷回府過一夜。

康熙爺允準,還難得跟四爺追憶往昔,父子間開了個玩笑:“朕記得你十二三歲的時候,脾氣最是古怪,人人都說四阿哥不好相處,喜怒無常的。弘歷如今也十二歲,卻不是你的脾性。”

四爺也就笑:“弘歷打小帶著弟弟一並長大,自然要穩重些。”

父子兩人又敘了一會兒天倫,康熙爺才擺手讓太監去叫弘歷阿哥,還對四爺道:“回家待一日,明兒還要回來上學的。”

四爺應了,只道:“皇阿瑪放心,兒子定把您的孫子還回來。”

倒惹得康熙爺笑了笑。

因此,等弘歷回府的時候,已經是八月十五下晌了。

宋嘉書還記得,三四年前,弘歷第一回 能跟著四爺去圓明園的舊事。

那是弘歷第一回 跟著阿瑪出門,去了不過短短數日,再見時,宋嘉書就明顯覺得弘歷長大了。

這回入宮足有幾個月,自然更見歷練成長。

只是那時候的弘歷,還尚且能讓宋嘉書看出緊繃著弦來,生怕行差踏錯。可如今從宮裏回來的弘歷,卻沒有了那份緊張,儼然就是一個能夠應酬外務,揮灑自如,穩重懂事的少年。

這份自然,顯然是他已經融入了宮廷規矩和生活,甚至將其化在了言行舉止裏。

以至於弘晝一見弘歷,一時都沒敢像從前那樣,撲過來扯四哥的袖子,拉他去說話。

倒是弘歷先笑道:“是不是我不在府裏,阿瑪盯你盯多了,如今也規規矩矩起來?”

弘晝這才找回熟悉的感覺,開始跟四哥吐苦水。

宋嘉書看著兄弟兩個往西書房去的背影——大人們對歲月流逝的感慨,大約都從孩子身上來。

當年她剛到這裏,弘歷弘晝也是先後奔了來看她,一眨眼,當年兩個三頭身的小孩子,就變成了如今的少年人。

——

耿氏來的要比弘晝晚些——四爺開了金口,讓弘歷跟鈕祜祿氏多相處一點時間,於是今日府裏的家宴籌備,福晉就抓著耿氏當成主力幹活了。

於是,直到忙完了,耿氏才連忙趕過來。

“弘歷,快來讓我瞧瞧。”

耿氏人還沒進門,聲音就傳出來了。

耿氏一見弘歷都有點恍神,上下打量了好一會兒,然後才咋舌道:“幾個月不見,真是長大了。”又看旁邊圓圓臉的弘晝,臉上還帶了些無憂無慮的貪玩,就覺得明明是同歲的兩兄弟,如今一打眼看著神態,倒像是相差了好幾歲。

弘歷認真請安,一如從前:“耿額娘。”

這一聲倒險些招下耿氏的淚來:“好孩子。”在宮裏雖是榮耀,想必這日子也不好過吧。

每次耿氏要感動哭的時候,弘晝總能及時給他額娘一個驚喜。

弘晝笑嘻嘻道:“額娘,你又要哭啦?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