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聯手(第2/7頁)

——

懷著這樣的心情,哪怕中間耽誤了一日不用請安,李氏在後日見了宋嘉書和耿氏也還是沒有好氣兒。

她倒是有更多擠兌的話想對年氏說,但年氏懷著身孕安胎去了,人家不來請安,搞得李氏滿肚子火只能對著兩個格格發作。

親母子一脈相承,李氏對兩個格格的態度,跟弘時對兩個弟弟一樣:從來沒把大家當做平等的人。

雖然大框上都是四爺的侍妾,但她可是側福晉!

李氏都不屑於用眼睛盯著二人發作,那是年氏才有的待遇,於是她只是用眼角夾人,鼻子對著兩人冷哼。

“聽說前幾日爺不在家,你們兩個去東大院奉承去了,還領了年側福晉的賞賜回去?”李氏這些日子跟兩位格格打交道不多,能挑理的地方不多,找來找去就想起這一處能拎出來說。

“知道巴結有孕的側福晉,真是一副會燒熱灶的奴才相!”然後又嗤笑了一聲:“要真是眼皮子淺,巴巴等賞,我那裏也還有些賞丫鬟奴才的玩意兒,你們也往西大院去領賞吧。”

這話就重了。

別說耿氏的臉漲紅了,連宋嘉書這種,從前只把李氏當成耳旁風的人,都微微蹙眉。

大家充其量是個上下級,誰又是你屋裏的奴才嗎?

宋嘉書作為混過職場的人,一向很能容忍李氏:她把李氏當成辦公室一類典型的討人厭的‘前輩’。

這種人,仗著資歷或許做了個小領導,或許只是資歷深自詡前輩,對著哪怕不是他直屬下屬的年輕人,都是鼻子向上,眼看天花板說話。

並且動輒要教訓兩句彰顯下自己的資歷和身份,又愛把瑣碎為難的活兒推給年輕人幹,有了功勞要搶有了苦累要退,屬於職場上人人討厭的那一種。

宋嘉書對這類人也很有應對的心得。

怎麽態度良好的噎人回去,讓人知道自己不是軟柿子,也是職場的必修課。

只是這回她還沒開口呢,福晉先出手了。

福晉帶著金指甲套子的手拍在了桌子上。然後將幾個‘不和睦友愛、只知生事、挑撥是非’的帽子就扣在李氏頭上了。

可謂是一通疾風驟雨的削了李氏一頓。

宋嘉書看到跟她對坐的耿氏,表情都沒來得及從被人羞辱的憤怒轉化為驚訝,臉都因為表情太豐富而扭曲起來。

蓋因福晉很少這樣直接削人。

她是正室嫡福晉,自然更自重身份些,也不願在四爺跟前落下什麽苛待妾室的把柄,尤其是有兒子的妾室們。從前再不喜歡李氏,她也是春風化雨的從府裏瑣事上卡李氏,這樣明明白白的懲罰,倒真是頭一遭。

她們懵,李氏也懵。

見福晉動了大氣,所有人都起身深蹲福身,勸福晉息怒。

福晉直接讓李氏這些日子別來請安了,在屋裏好好抄兩部佛經靜靜心,還點明了讓李氏抄哪兩本。以福晉的佛學造詣,選擇的佛經肯定不是一百來字的心經,而是很夠李氏抄一陣子的厚度。

福晉是真的煩透了。

她昨日去給佟家老太太拜壽,滿桌子山珍海味,在李四兒出場後,在福晉這裏都跟吃毒藥差不多效果了。

這回主場作戰,李四兒更是飄得沒有邊兒。

隆科多的正福晉木木訥訥一言不發,整個人瞧著精神都恍惚了。在家裏擺宴還不比入宮:入宮朝賀的時候福晉自有一套正式的按品級發的吉服,能壓住李四兒這個妾室。如今大家都穿常服的時候,李四兒的行頭完全壓住了隆科多正妻。

四福晉很不想承認的是,自己這個雍親王福晉釵上鑲嵌的珠子,都不如李四兒繡花鞋上頂著的兩枚大!

從前只聽說隆科多把這個小妾捧在心坎上,如今聞名不如見面,京城裏的權貴之家算是領略了這句話的真意。

福晉在佟家枯坐半日,幾乎沒熬死。

她是個正妻,還是個只有丈夫尊重沒有兒子的正妻。從前她最大的底氣就是禮法和皇上指婚——可這兩樣隆科多福晉也有啊,人家甚至比自己強,還有個嫡長子呢!照樣混成了這幅淒涼到精神失常的模樣。

福晉唇亡齒寒,心都涼透了。

這回家一晚上也沒睡好,第二天一早還煩著呢,李氏就耀武揚威的當著她罵起兩個有阿哥的格格,直接把福晉給點燃了!

也是李側福晉偏巧跟李四兒一個姓,從前又跋扈了些,新仇舊恨,福晉惱火起來,很是削了她一頓。

——

耿氏出門的時候都是懵懵的,照常跟宋嘉書一道走,都走出穿堂和一個回廊了,才出聲:“福晉今兒是怎麽了?”又翻起了剛才被震驚截斷的憤怒:“不過真是痛快,叫她不說人話!”

說著實在是委屈,連著眼圈都紅了:“府裏連爺和福晉都不會這樣打人的臉作踐人,偏她……如今三阿哥這樣不得爺的喜歡,她還不想著給兒子積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