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4頁)

這些大媽,大嬸們雖然每天買的菜啊什麽的也不多,可都是附近的老戶,大家天天打交道的。

那些菜販們自然要給面子,反正飯天天要吃,吃誰家的不都一樣?偶爾換換口味也蠻好的。

所以一個個答應的都非常痛快。

而寧家為了今天的開張也做了充足的準備。

寧欣提前做了兩面旗子不說,還在旗子下面擺了桌子,桌子上面放著托對面院子李叔從他們廠裏宣傳科借來的四個喇叭的大錄音機,以最大音量放著現在流行的歌曲。

要知道,這錄音機在此時的新南,可是稀罕東西。多少人聽說過沒見過,更沒有哪個飯店門口會用它來招攬生意。

光這一個錄音機,就吸引了好多看熱鬧的人圍著觀看。

而寧欣的招數還不止這些。

剛剛十點鐘,寧奕就舉著一個綁在兩根竹竿上的紅條幅從屋子裏走了出來。

他將條幅固定在了桌子後面。

與此同時,陳靜則端著一個大托盤,也從鋪子裏走了出來。

此時已經十月份了,空氣中已經帶出了絲絲寒意。那托盤一端出來,一股子說不出的濃香就隨著裊裊的熱氣四散開來。

之前還被錄音機吸引住,在議論,談笑,哼唱的人們幾乎同時停止了聲音,全部朝著那托盤望了過去。

陳靜將托盤端到桌子跟前放下,人們這才看到那托盤裏放著差不多有十五六個小白瓷的茶碗。

茶碗不大,每個也就小孩兒的拳頭大小。

而那讓人垂涎的香氣全都是從茶碗裏散發出來的。

大家哄的一下圍了過來,全都盯著那茶碗看。

只見每一個白色的茶碗裏都盛著一小口面條兒。

說一小口,就真的只是一小口。那分量大概也就只夠成人吃一口。

可就這麽一點面,卻散發著濃郁到讓人完全無法忽略的香味兒。

“這面條咋是金黃的啊?”人群裏不知道是誰吆喝了一聲。

“因為這面是用純雞蛋揉的,不摻一滴水,一盆面就要用好幾十個雞蛋呢!”陳靜用炫耀的口氣大聲的回答。

人群裏瞬間傳來一片抽氣聲。

這時候終於有人看到了寧奕剛剛打出來的那個條幅,忍不住驚喜的問道:“免費試吃?這面條是讓我們免費吃的?”

“是!今天我們寧家飯館重新開張,增加了新品種。為了回饋老顧客,也為了讓新顧客對我們的店有所了解,所以我們今天搞免費試吃活動。所有走過路過的同志都可以過來嘗一下,不要錢。要是喜歡,當然也歡迎大家去我們店裏吃。”

寧奕終於有機會念出了妹妹逼了他一個晚上,讓他背會的台詞。

說完後忍不住悄悄松了一口氣。

聽說這些面是可以讓大家免費嘗的,人群裏頓時傳來了一陣歡呼聲。

而這個時候,藥膳房那些新收上來,過來幫忙的員工們則按照事先說好的紛紛上前維持秩序。

讓那些有意品嘗的群眾排好隊,既保證秩序,又盡可能的讓大家以最快速度嘗到熱騰騰的伊面。

八十年代初期,還是賣方市場。

可以說但凡有點特色或者緊俏的東西根本不愁賣。

所以無論大小飯店根本不可能有誰會想到免費試吃這一招兒,於是幾乎很短暫的時間,這消息就飛快的傳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巷子,當然也包括菜市場。

場面比剛才用錄音機放歌的效果還要火爆。

雖然有試吃,還是免費的,可那一口面又怎麽能填飽肚子?

起止是填不飽,還把人的饞蟲勾得一竄一竄的。

於是,新改名為寧記小吃店的鋪子裏早已經人滿為患。

不僅屋子裏的桌子還有小桌板前全部坐滿了人,連外面放出來的幾個臨時折疊桌子也全都被占滿了。

不僅如此,還有很多人幹脆抱著碗就蹲在路邊吃。哪怕沒有坐的地方,一口湯喝下去,也全都露出了滿足的表情。

這無疑又給小吃店打了一個大大的廣告。

不到一天功夫,寧記小吃店的名聲就打起來了。

那天從早上十點起,店裏的生意就一直沒有停,根本分不出什麽午市晚市了。

寧秀秀埋頭煮面,煮到最後人都要麻掉了。開始的時候她還有意的數了數自己煮了多少碗,後來完全數不清,基本上全部都是在機械的進行著。

好在有之前涼茶鋪第一天開門時的經驗教訓,這一次寧欣提前做了準備。

不僅把藥膳房的新晉員工能騰出手的全都召集了過來幫忙,而且提前幾天就開始籌備開業需要的物料。

單炸面餅需要的特殊模具,她都一下子做了十幾個,哪怕幾個地方同時進行都有的用。

昨天的時候,看著那摞得快有半間房子的面餅,寧秀秀和寧老太太都有點擔心,後來是因為知道這東西耐放,一時半會兒不會壞才硬憋著沒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