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3頁)

國喪一月,太子登基。

文王那日在大殿上,慌不擇路地抱了太子的腿,倒是值得。

太子並沒有像當年的皇上那般,一心要鏟除異己,對自己的兄弟趕盡殺絕。

在朱貴妃的身份曝光後,皇上的懷疑一度將文王推到了風口浪尖,將其從族譜上去掉了文王的名字之後,流言幾乎一哄而起。

太子不僅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立馬讓人將流言壓了下來,暗裏又讓人將文王的名字添上了族譜,及時保住了文王清白的身份。

新帝登基,體制重制。

乾武殿的命運,也沒有如王公公預先所想得那般,跟著先帝一並入葬,所有人都照著規矩重新歸档,統一入編。

王公公被調配到了宮外的大理寺,同剛從巫山回來的蔣大人,一同負責档案歸納,也算是得了個善終,得以頤養天年。

大理寺是唯一一個新帝登基後,沒有動過的部署,範伸依舊是大理寺卿。

只不過名字變了。

變成了裴椋。

韓家的韓焦,官復原職,而一心要效忠皇上的阮大人,因察覺出範伸和太子的陰謀之後,企圖送信給皇上,被太子的人馬扣留了下來,直至翻案結束,才放了人。

只不過放出來,也成了一個‘廢人’。

最終哪裏來,回哪裏去,成了黨爭之下,而被牽連到的一個典型的犧牲品。

***

新帝登基後的半月,裴椋和姜姝住進了鎮國公府。

裴椋的身份經過了一個多月,永寧侯府的人,早已冷靜了下來,慢慢地才發覺,他們之前所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範伸雖換了個名字,但對永寧侯府的庇佑,從來就沒有斷過。

新帝登基之後,不僅是侯夫人得了一個一品的誥命夫人,三房屋裏的大公子,也在宮裏領了一份差事。

日子不僅沒有走向下坡路,還愈發的紅火,比起之前,不過是多了一個可以走動的地方。

裴椋和姜姝喬遷的那日,侯府所有人都跟了過去,絲毫不見離別的愁緒,侯夫人更是一臉的喜慶,幫著姜姝張羅著上門的客人。

當著眾人的面,裴椋和姜姝並沒有改口,依舊喚侯夫人為母親。

眾人心知肚明,言語之中,也甚為拎得清。

當日除了永寧侯府的人,當朝不少官員也都上府前來祝賀,今兒太子撤銷了禁宵的消息一出來,百姓更是將這一日當成了節日而過。

鎮國公府,從早上開始,門前的爆竹聲便絡繹不絕,吵吵鬧鬧。

姜姝同侯夫人坐在屋內,正招待著滿屋子的名門貴婦,身邊的丫鬟晚翠便匆匆走了過來,附耳悄聲稟報,說是鎮國寺的長青法師來了。

隨行的還有一位夫人和一位小公子,和小姑娘。

姜姝聽完心頭一跳,轉身便同侯夫人打了一聲招呼,趕緊走了出去。

到了半路,突地就驚醒了過來,忙地又差晚翠跑了一趟,去正院裏找表哥沈頌,“就說韓夫人來了,讓他自個兒找個地方避避。”

沈頌是早上和永寧侯府的五爺範哲一同過來的。

沈頌的身份,除了是巫山的土匪頭子之外,還是長安城裏的一名鹽商,之前同範五爺打過幾回交道,也算認識。

那日範哲跟前的小廝,一路追著他那位一見鐘情的姑娘,追到沈頌的鹽埔子前,突然不見了蹤影。

小廝回來稟報完,第二日範五爺就上了沈頌那找人。

沈頌一笑,“五爺見笑了,您要找的姑娘,怎麽會在我這。”

可範五爺不信,自那日之後,那姑娘如同憑空消失了一般,他再也沒見著,便學了一招守株待兔,日日坐在沈頌的鹽鋪子裏等人。

這一來,兩人倒混熟了。

知道今兒四哥和四嫂喬遷,範哲便順道一起將沈頌帶了過來,“說起來咱們也算是親戚,你是四嫂的表哥,那就是我的表哥。”

沈頌啖笑不語。

如今兩人正坐在那人群堆裏,一個滔滔不絕,一個沉默微笑。

“安家那位惡霸,你們是沒瞧見過,小時候就不是個省事的人,為此才被自個兒的父親送去了莊子,十年來不管不問,任其野蠻生長,也不知道如今長成了什麽熊樣兒……”

範哲心頭很不服,不止是母親不答應退親,安家也不同意。

憑什麽?

範哲昨兒氣急了,同三夫人爭論了一句,“大不了,你讓她來,我看一回她的,咱們互不相欠……”

話還沒說完,三夫人“啪”地一巴掌就甩在了他臉上。

範哲這會兒臉都還在疼。

如此一來,對安家那位在莊子裏長大的野丫頭,更是恨得牙癢癢,適才被幾個同伴一提起來這樁婚事,便沒忍住,一時口吐芬蘭。

吐完了,擡起頭,突然就看到了讓他朝思暮想,找了一個多月的那張臉。

範哲神色僵住,立馬起身,聲音都結巴了,“姑,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