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3/4頁)

“好孫女放心,如今皇瑪法富裕著。別說添妝,便陪送百十個你都傷不著筋動不了骨。”

“只你阿瑪百般求肯,讓朕千千萬萬的,別連他這點權利都給剝奪了。可憐巴巴的,怪叫人不好拒絕。否則的話,朕就在宮中給你辦宴。要不,你再去勸勸他?”

這咋勸呢?

您都沒拒絕得了的事情!

寧楚格笑著搖頭,拒絕找懟:“皇瑪法您可放過孫女兒吧!阿瑪執拗起來有多勸服不了,您又不是不知道。而且,孫女雖被您破格封為公主,但始終是雍親王府上的格格。在自家府上出閣,是情理之中啊!”

再多的,公主可就不肯說了,只一臉嬌羞,萬千不舍地看著自家皇瑪法:“婚禮還遠著呢,皇瑪法偏要這麽早給人家塞嫁妝。”

“弄得孫女心裏酸溜溜,怪不是個滋味兒!”

說起這個,康熙也不免悵惘:“誰說不是呢?明明前幾年還隨朕一起南巡,給山東難民煮彩虹面條,做青精飯的小丫頭。怎麽一晃眼,就喊二十一的大姑娘了呢?想想朕這麽好的孫女就生生便宜了張家小子,朕,朕這心裏頭就……”

“就好像塞了一團子西域長絨棉一樣,堵著悶著,怎麽都不得舒坦。”

“可再如何不舍,也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總不好因為朕這不舍,害好孫女老來無伴也無靠。好好的青春年華,就給虛度了去!好在百般觀察,萬般審慎。張家那小子委實不錯,嫁了他,皇瑪法的好孫女再受不了委屈……”

不過饒是這樣,康熙也依然殷殷囑咐。

告訴寧楚格,什麽規矩禮法的都是次要,最要緊的是自己舒服肆意。名聲如錢財,都是身外物。可以享受,但萬萬不能為其所累。

總而言之一句話:“有困難,找瑪法。皇瑪法在一日,幹清宮的大門就為好孫女開一次!”

“嗯!”寧楚格含淚點頭,眸光中滿滿真誠:“那皇瑪法可要保重龍體,好永永遠遠的做孫女靠山。孫女心軟最重親情,又素來好騙。得由您慧眼照看,才能得無虞。”

康熙笑:“好好好,朕努力。怎麽也得看好孫女順利大婚,誕下麟兒,看張家小子數年如一日地待你。”

寧楚格皺眉:“數年怎麽夠?怎麽也得數十年!”

康熙笑著搖頭:“都言皇上萬歲,可古往今來,過了八十的帝王又有幾個?皇瑪法固然願意多陪好孫女幾年,也多看顧大清江山幾年。可這死生常理,又哪個逃得過?若沒有好孫女精心看顧,四十七年秋,沒準朕便已經去見列祖列宗了。”

“多偷來這數載光陰,多做了許多事,朕於願已足啦!只願再堅持數年,為大清選個合適的繼承者,就能風風光光去見祖宗啦!”

寧楚格哇地一聲哭出來,眼神中滿滿的恐懼。

十年相處,十年疼寵。

她早就開始的單純抱大腿,拼命諂媚。以期聖寵優渥,改變額娘這一系仿佛團滅結局到了如今的真心真意。一想想數年後的永別,心中就充滿了惶恐。眼淚如斷線珠子般,滴滴答答,怎麽也止不住。

康熙勸慰了好半晌,是又心疼又欣慰。

所以,根本不能怪他偏心不是?

子女數十個,孫輩過百。也只有好孫女真心真意孝順他,發自肺腑地盼著他無病無災,長長久久地活著。哪怕明知道他不肯挪下這個位置的話,她阿瑪就永遠沒機會坐上來……

愛女入了兩次宮,就帶回來滿滿當當說是二十擡,實則六十擡也裝不下的所謂添妝。

聽說皇阿瑪還要給準備十萬兩黃金的壓箱底……

身為阿瑪,胤禛覺得壓力很大。

因為他辛辛苦苦準備了二十年的嫁妝,總價值也不如孩子瑪法的壓箱底錢。

正無奈嘆息的時候,門子來報,說是直親王府送來了六個馬車的珍貴皮子、藥材等,與公主添妝。胤禛出去一瞧,好麽!大哥可真是阿瑪的親兒子,連做法都如出一轍的。

能去掉的包裝都盡量去掉,馬車裏塞得滿滿的,再無絲毫縫隙。

說是六個馬車,若都裝上箱子、配了或者雅致或者精美的匣子等,裝成十二個馬車也得有余。

其中得有一半是各色皮子,虎皮、雪狐、火狐、熊皮等不一而足,每一張都很完美而又難得,泰半都是胤禔跟弘昱父子倆親手獵來的。還有些虎骨、鹿茸等北地獨有的名貴藥材。只百年以上的老山參,就有十幾根之多。

還有鄂羅斯那邊產的綠松石、蜜蠟、黃玉、瑪瑙等,也有不少。說是不值什麽銀子,只給大侄女戴個新鮮。

其中還有一個馬車,是專門裝松茸、猴頭菇等名貴食材的。

怕他倔強,攔著愛女不讓收。胤禔還親筆寫了一封長信,言說自己到了邊境後如何如何的瀟灑恣意,弘昱又是怎麽輕松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