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3頁)

啊這?

該不會以黏人為名,行借著傻孫女出頭,漸漸得到眾人寵愛之實吧?雖然小姑娘康熙四十四年冬日才生,說是六歲,實則連四周都沒滿。可皇家的孩子,哪個沒長著七竅玲瓏心呢?

真拿看普通孩子的眼神看過去,說不定連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好孫女心眼實,看好了誰就掏心掏肺。德妃這個當瑪嬤的,就不免多操心些。免得哪個見她良善,就起了利用的心思。

抱著這樣的心思,德妃接下來的注意力都多半集中在穆圖爾賀身上。

看得寧楚格直呼酸了,酸了。

穆圖爾賀趕緊解開隨身小荷包,從裏面摳出來顆柚子糖出來。小心翼翼地扒開糖紙,塞到她嘴裏:“姐姐吃糖,甜甜嘴,就不會酸了!”

寧楚格愣,接著將小妹妹抱起來狠狠地親了口:“天呢,這是什麽絕世大可愛?”

“姐好了,不酸了,現在滿心滿眼都是甜,好妹妹這柚子糖可真當事兒!”

“嘻嘻。”小姑娘笑得可驕傲:“那當然,我姐親手做噠!”

一大一小,兩張不甚相似,卻一樣歡喜的漂亮小臉兒貼在一起。讓德妃都被兩個孫女純然歡喜的笑聲感染,不禁回想起年幼未曾入宮時的場景,想想跟姐妹一同相處的片段。

事隔經年,曾經那些個爭搶、吵鬧都被歲月打上了柔和的光。

變得溫柔美好起來。

無限回憶間,什麽疾風驟雨的訓斥都忘到了九霄雲外。只教導兩個孫女相親相愛,好生珍重這段純粹美好的日子。畢竟啊,也再過不了幾年。

“為什麽?”穆圖爾賀眨眼:“孫女每天都學習好久,現在可厲害。以後姐到哪兒都能跟著,再不用分開啦!”

德妃笑著搖頭:“你學得再好,也擋不住你們姐妹都要各自成家,有自己的小家啊。還不分開呢,想得倒是挺好。若一個在京城,一個去撫蒙,三五年能見上一面都是好的。”

哈???

終於弄懂了什麽是嫁人的穆圖爾賀暴風狂哭。

等康熙跟胤禛說完話匆匆趕來,就被這魔音穿腦般的大哭嚇得加快腳步。生怕愛妃一個氣狠,真個對好孫女下了重手。結果才一進門,就被老四家的三格格保住了大腿:“嗚嗚嗚,皇瑪法,您是皇上,是大清說了最算的那個是不是?”

“那,那您能不能下旨,別讓姐出嫁,讓……”

“讓她娶個姐夫回來!”

“就住在藏珠閣裏頭,不去別家府中,也不去蒙古!要,要不然,您就找個同一家,有哥倆的,把孫女也嫁過去。嗚嗚嗚,這樣,孫女就不用跟姐分開了……”

康熙愣,不知道這是唱的哪一出。

還是德妃笑著給他解惑:“這孩子,許是因為被寧楚格調養好,保住了這條小命,又多承她教導喜愛的緣故,意外地粘她。這不,一聽說女大當嫁,還人人都得嫁之後,就哭得不行。”

“一個勁兒追問,是不是必須得出嫁,什麽情況下可以不出嫁?若必須出嫁,得怎麽才能讓她跟她姐不分開。妾實在被她哭得耳朵疼,才稍稍解釋了兩句。誰想著這孩子就記在了心裏,更膽大包天地跟您請旨呢?”

再沒想到會是這樣的康熙哈哈大樂:“穆圖爾賀莫哭,你姐大婚還早著!”

“真的?”

康熙笑:“你知道朕是大清說了最算的那個,那就得知道,朕還金口玉言啊!你姐三十四年七月初六生,今年也不過十五周歲多點。出降,少說也得還得等兩千余日呢。”

“若那個時候穆圖爾賀還是今日這般想法,再來找皇瑪法說項好不好?”

兩千多日?

一個月三十天,一年十二個月。兩千多日……

穆圖爾賀扳著小手指頭算啊算,終於破涕為笑:“嗯,聽皇瑪法的。”

她這一笑,真的是永和宮上下都跟著松了口氣。

只德妃皺眉,很有些擔憂。再有五年,乖孫女虛歲都二十一了,女孩兒家最好的花季都過了啊!為防好好的孫女被她不靠譜的瑪法耽擱成老閨女,以低調為座右銘的德妃空前活躍起來。沒少在康熙面前旁敲側擊,循循善誘。

因為穆圖爾賀這個小人形掛件,寧楚格這次沒有在宮中小住。

只去鹹安宮那邊看了額林珠,給她送了些個小食、皮毛、蒙古袍子之類,還有跟張夫人一起做的胭脂水粉。

其實從四十八年初,寧楚格就為額林珠求得了能搬出來,住進公主所的資格。就好像弘皙他們一樣,再不會因為其父的罪過,耽誤了他們的學業。只額林珠純孝,說什麽也不肯撇下阿瑪額娘。

最後皇上開恩,單獨給她撥了先生,讓她在鹹安宮中學習。

好在當年十四叔掌管內務府的時候,就對鹹安宮外緊內松。如今八面玲瓏的八叔接手,更是任誰都挑不出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