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頁)

“難怪你皇瑪法覺得他欠些穩重,近日裏老是提點鞭策著!”

嗯,寧楚格點頭。

深深覺得自家瑪嬤不愧是當寵妃出身的,聽聽這小話說的。連皇瑪法惱怒被頻頻催立太子,又因為這麽頻頻被催而心生懷疑,變著法兒折騰兒子們都被解讀的這麽滿滿慈父心。皇瑪法聽到,都得大呼一聲愛妃懂朕。

德妃:……

其實還想勸勸好孫女莫摻和,仔細越幫幫忙,倒讓皇上棄了這招兒又想新招兒!

可現在太子已廢,算是徹底起不來。

直郡王也去了北疆。

除非皇上一意孤行,鐵了心地越過前頭的成年阿哥們,專注培養後頭幾個小阿哥。否則的話,余下的諸皇子中,最有競爭力的也不過四、十三與十四。兩個她生的,一個自幼養在她宮中。

不管他們哥仨最後誰登頂,她都不會是輸家。輕則貴太妃、皇貴太妃,重則皇太後。

或者上頭再無人轄制,也或者幹脆她就是最上頭的那個。

前程,德妃是不擔心自己的前程了。只手心手背都是肉,盼著孩子們能手段平和些。這樣塵埃落定後,便敗北那個也能釋然過後安安心心當個王爺。因此上,便明知道乖孫女的幫忙很可能起反效果。

德妃也半句沒有勸阻,還特別配合地著人往幹清宮給皇上送信。

正萬千憂慮中的梁九功聞言:“當真?哎喲,這可感情好,咱家這就去稟告皇上。知道公主來了,萬歲爺一準高興,再沒有不允的!”

果然,一聽到梁九功回稟,康熙就不由喜上眉梢。

偏他嘴角還嗔怪:“這丫頭,就是不嫌麻煩,宮中什麽新鮮玩意兒沒有?哪就用得著她這麽辛苦,還要大老遠跑去小湯山了?去就去,也不說修整兩日再回。當日去當日回,還要往宮中給朕做菜……”

梁九功趕緊開啟捧哏模式:“回萬歲爺的話,這正是公主的孝心所在啊!”

“想必她也知道您最近心情欠佳,胃口也不大好。遂不辭勞苦,不懼奔波,自為您淘騰了好食材來。哪怕為了公主這番孝心呢?萬歲爺,您今兒也得多用些。全了公主的孝心,也免得她擔心!”

康熙斜了一眼過去:“這還用你這奴才?來人呐,擺駕永和宮!”

“嗻,奴才遵旨。”梁九功歡歡喜喜躬身,那模樣比撿了銀子還樂呵。幹清宮上下伺候的宮女、太監甚至禦前侍衛們,一個個的也都如釋重負。

對付,啊呸!

是勸慰皇上,公主可是最專業不過的。有她在,保管龍顏能大悅幾日。他們這些個做奴才的,也就少受幾日的遷怒。

哎呦,公主可真是救苦救難的菩薩,每每搭救他們這些可憐的奴才於水火之中。

其中最為真誠、最為懇切的,就是梁九功這個康熙的禦前第一人。

自凈身進宮,學好了規矩後就伺候在萬歲爺左右。數十年主仆,可再沒誰比他更惦記皇上龍體,更盼著他萬壽無疆的了。真恨不得日日求神拜波,保佑皇上少發點脾氣,多頤養身體。

偏自打挨個試過了諸皇子後,道皇上總是無名業火亂發。嚇得他心驚膽戰,生怕一個不注意,萬歲爺又重蹈了當日鹹安宮的覆轍。為此,他真是日盼夜盼,盼著公主快點再度入宮啊!

盼著盼著,這及時雨還真就來了。

又雙叒叕地搶了試膳太監的活兒。將拌著的,做荷包樣蒸好的兩種做法山海兜都略嘗了些。

梁九功才笑著對康熙說:“喲,新春的魚、蝦正鮮。剛冒頭的小蕨菜、小竹筍也嫩得不行。綠豆粉皮滑溜溜的,一咬開就是滿口的鮮香。奴才只恨自己不認許多字,不能引經據典地誇上一通。”

“就知道鮮,鮮得眉毛都要掉了!萬歲爺快嘗嘗,咱們公主的手藝真是絕了。”

“就你這老貨精乖!”康熙笑罵:“朕還能不知道好孫女的廚藝?還能不信她?偏你長篇大論一頓勸,既為了朕,又為了寧楚格的。現在看,你這老貨分明是借著試膳之名,行解饞之實!”

皇上心情正好,梁九功的回答上自然也就詼諧。

但見他臉上一紅,演得一手好無措:“這,這竟然被萬歲爺發現了?不,奴才確實一片忠心,唯恐小人利用了皇上對公主的寵愛信任暗做手腳,遂有此提議。可某次聽那侍膳太監說給您試膳,尤其是試公主所奉膳食,簡直人間極樂,唯憾不能盡興。奴才就,就狠狠教訓了那不曉事的太監,並替萬歲爺做了回試膳太監。然後……”

就成功淪陷,一發不可收拾。

梁九功嘆:“公主廚藝超凡脫俗,哪是奴才區區凡夫俗子能抗拒得了的?”

在專業領域被誇獎,還這般真情實感誇獎。

寧楚格可歡喜了,但再歡喜,她也沒忘了此行目的:“梁公公過獎了!有道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食之一道,原料才是頂頂重要。你那說不盡的鮮,根子就在食材上。這可是十四叔上山下河,一點點親手給皇瑪法張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