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2/2頁)

“但等個三五年,土豆成了尋常之物。大侄女還能用你精湛的廚藝,將它帶進饕餮樓啊!”

寧楚格淚眼迷蒙,無限征詢地看著康熙。只看得他心下一軟:“對,你九叔說得對。”

一句話,讓小姑娘破涕為笑,繼而又淺淺地蹙了蹙眉:“三五年太久,不但食客等得久,天下百姓也是。不如,皇瑪法著九叔替您擔起土豆推廣這個事兒吧!”

“您剛剛也聽到了,只是隨便轉轉腦筋,九叔就有那麽多奇思妙想。若真參與進去,肯定更金點子不斷。”

“必然能將事情辦地又快又好!”

若此事提前十年,康熙未老,太子年少。二人父慈子孝,堪稱皇家典範的時候。康熙肯定毫不猶豫,直接將這事兒放在太子肩頭。

不怕百姓只知道有太子,不知道有他這個皇上。

可如今……

想想當年征噶爾丹時大病,太子那殊無憂色的樣子。再琢磨琢磨索額圖事,淩普事,還有那句紮在心窩子上的,豈有三十余年太子?

康熙心裏就不止有一點抗拒。

寧楚格這帶著小哭腔的替您二字一出,真真精準搔到了他的癢處。

想也不想地,康熙就擡手給她拭淚:“好好好,皇瑪法的好乖孫女兒,快別掉金豆豆了。你九叔都有理有據說了那麽多,可不就是個最合適的人選?讓他去,讓他去。憑他那個機靈勁兒,用不了三年,就能把這事辦得有聲有色!”

啊?

活了許多年,胤禟就頭一次跟太子這麽的有默契。真異口同聲驚呼,嚴重懷疑自己聽錯了系列。

康熙別開眼,沒去瞧胤礽的失魂落魄。只對胤禟冷哼:“你小子啊什麽啊,剛剛不還侃侃而談?難不成是個愛新覺羅·括,只會嘴把式?”

這般輕視胤禟哪能認?

直接一撩袍袖跪在當地:“回皇阿瑪的話,兒子從無到有,經營起好大產業,絕非紙上談兵。於商一道,兒子敢說在諸皇子中,無人能出兒子之右!而新品、新菜推廣等,最稀松平常事,兒子都不知道做了多少,最是駕輕就熟。”

“兒子……”

“兒子只做夢都沒想到,魯鈍如我,竟也能被皇阿瑪看重,委以重任。”

還是太子手裏虎口奪食,搶了這般只摻和其中,就必然名留青史的美差!真是,想想就覺得萬分激動好麽?

胤禟淚流滿面,再度磕頭:“兒子心潮澎湃,語無倫次。滿心激動無言語可表,唯有給皇阿瑪磕頭保證。必然盡心竭力,把這差事辦好,絕不辜負皇阿瑪期待。”

“讓這土豆伴隨著皇阿瑪的仁德愛民之心,走進千家萬戶。天下不止再無饑饉,還滿滿都是您的敬仰感激之聲。”

這話,說的也就太得康熙之心。

親手將人扶起,好一通嘉許。父子相得之間,康熙余光瞥見胤礽臉色鐵青,眸光陰狠。唬得他趕緊凝眸細看,卻見他恭謹拱手,笑容溫潤:“皇阿瑪可有話吩咐兒子?”

康熙收起心中疑惑,也笑得慈愛無比:“朕知保成你一心為父分憂,為民造福。只新糧推廣事,關乎天下社稷。還是要找個更合適、更擅長的人選。”

“你固然優秀,但這方面老九才是行家裏手。”

聖意已決,胤礽還能說什麽呢?

不過徒增猜忌,徒惹笑話罷了。

胤礽心裏發苦,臉上卻笑得越發真誠靦腆:“是,皇阿瑪所慮及是。兒子一心想著為您分憂,卻忘了自己才是那紙上談兵的愛新覺羅·括了。”

“好在皇阿瑪英明神武,沒給兒子這門外漢誤了大事的機會。”

“兒子謝過皇阿瑪了!”

太子素來驕傲,何曾這般如孩子般無措過呢?康熙心疼,不但疑心盡去,還拉著他好一陣父子深情。

胤禟跟胤俄兩個早已經百煉成鋼,習以為常。

倒是更多見皇瑪法嫌棄太子二伯,父子倆防備與互相防備的寧楚格:……

震驚凝眸,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

以至於胤礽輕笑,隨口給她挖了個小坑:“大侄女怎麽了,怎麽這般看著孤與你皇瑪法?”

“羨慕!”寧楚格也笑,特別的斬釘截鐵。說完這倆字,整個人卻還又多了幾分悵惘:“出京的時候還是炎夏,轉眼就已經深秋。算算,侄女都已經百來天沒見阿瑪了。詩雲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數百年光景之間,也不知道阿瑪想沒想我這個掌上明珠?”

啊這……

胤俄大樂,之後又撓頭:“爺這有個不知道算不算好的消息,說與大侄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