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從北方到南方,大人們身上的厚棉襖穿不住,找一件薄一點的換上,小孩子們依然裹得嚴嚴實實的,日常活動範圍都在船艙裏,生怕他們嗆了冷風感冒拉肚子。

從上海再出發,雜貨船駛入長江,逆流而上。

秦清被爸爸抱著,時不時出船艙放一會兒風。摟著爸爸的脖子,四面望去,裂開的水田,稀稀拉拉長著雜草,幹旱的痕跡四處可見。

船上的船工說,“幸好你們走得早,如果等到年後開春再走,河裏的水被放到田裏,過了武漢再往西,再往上走一截兒,水淺了,船都進不去。”

秦森附和一句,“可不是嘛。”

族裏原來還有人抱怨為什麽不讓他們過了年再走,過了武漢之後就沒人說這話了,紛紛慶幸少族長考慮周到。

“走,我們回船艙。”

秦清嘆氣,平時拍馬屁說我厲害,啥都聽我的。現在這時候,我想在外面多待一會兒的權利都沒有,大人說的話真是不靠譜。

秦清郁悶,捏著爸爸的耳朵不松手。

秦森誇張叫起來,“哎呀,清清松手,爸爸好疼呀!”

族裏的一個小夥子秦浩走過來,恭敬地喊了一聲少族長。

秦清應了一聲,“秦炅爺爺還守在裝糧食的屋裏?”

“是的,不止族長守在那裏,大家分班,放糧食的屋裏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守著。”

“大家這麽重視糧食,到時候搬糧食上山的時候可別嫌辛苦。”

秦浩嘿嘿一笑,“不會,大家高興還來不及。”

他們原本不知道船上有這麽多糧食的,從上海出發後的第二天,有人發現族長一夜沒睡,端著凳子守在秦權他們的空屋子門口,大家這才發現了糧食。

族長堵不住門,大家急吼吼地沖進去檢查了一遍糧食後,臉上的笑容都多起來了。

大家心裏清楚,這都是少族長的功勞。嘴上不說,負責做飯的大嫂特意用河裏撈起來的幾條巴掌大的魚,給少族長做了一碟魚肉餃子。

其他人就用剩下的魚頭魚骨頭煮了一大鍋酸菜魚湯,用來泡紅薯幹飯吃,就當作過年了,美得很。

不得不說,秦家還是有很多能人的,這位嫂子做飯的手藝就尤其好。

秦清坐船不舒坦,沒胃口,這一碟魚肉餃子也讓她吃得幹幹凈凈,心裏還暖洋洋的,知恩圖報總是值得高興的。

正月初五,雜貨船從長江主河道往西南走,進入到一條偏僻的河道。船往前又走了半日,兩岸連一戶人家都沒看見過。兩岸高山夾著狹長的河道,只聽得見岸邊鳥鳴陣陣。

董剛和秦家的少年人混熟了,他拍著秦浩的肩膀,“哎,這裏一看就是荒無人煙,你們秦家的族地在哪兒呢?”

秦浩:“這個我不知道。”

董剛一臉震驚,“不知道?不知道你們還往裏走?”

秦浩擡了一下下巴,“只有幾個族老知道,我們都是在寶山縣出生的,一次都沒來過這個地方。”

秦炅和幾個七老八十的族老站在船頭指指點點,又往前行駛了一個小時左右,看到左邊河道邊有塊約莫五十平方大的平整青石。

“就是這裏,就是這裏,船家,可以靠岸了。”

秦清趴在媽媽懷裏,被媽媽抱下船,從媽媽身上滑下來,她往前走了幾步,擡頭往上看,彎曲陡峭的山道已經被青草覆蓋,不見人跡。

“少族長小心。”

秦清看到一只野兔子在草叢裏蹦跶,好奇地往上爬了一個台階,被跑過來的胡愛華拉住。

秦清站在台階上,和胡愛華差不多高,她指著剛才兔子蹦噠的地方,“我看到兔子了。”

秦森扛著行李走過來,把行李放在樹下,開心笑道,“有兔子好啊,等我們安頓下來,爸爸去山上給你打兔子吃。”

胡愛華眼睛都亮了,她也好久沒吃到肉了,“叔叔,打回來可以讓我媽媽做嗎?我媽做的肉可好吃了。”

秦森哈哈大笑,“好,大家都吃。愛華乖乖在這裏看著妹妹,叔叔去搬糧食。”

“嗯,我會看住妹妹的。”

胡愛華瘦得渾身沒二兩肉,臉上就看得到一雙大眼睛,她使勁兒點頭的時候,秦清都怕她把脖子折了。

秦森摸摸女兒的小手手,還是暖暖的。他脫下棉襖,大步去船上搬糧食。

秦清想起一件事,“爸爸,等一下。”

“怎麽呢?”

“今天糧食來不及搬上山吧,你們把糧食從船上卸下來,晚上下雨了怎麽辦?”

秦森一拍腦袋,“對哦,你在這兒別動,我去找你秦炅爺爺問問。”

胡愛華星星眼望著她,“少族長好厲害哦!”

“還行吧!”

秦清在那兒站了一會兒,小腳腳累了,夏月把她的小板凳送過來,讓她坐著等。

胡愛華看少族長乖乖的樣子,“你坐在這裏別動哦,我去幫媽媽搬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