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3/3頁)

趙凜默然,只是點著襄陽的位置。

“這一次,趙樓倒是清楚的很,只要他一日不挑明,皇上就不會過於疑心他,相比我這太子,襄王便沒那麽重要了!”

趙凜不得不佩服襄王這一步棋走得早,早早同貴妃戚氏結親,能得到緊要情報,也能在關鍵時刻動搖宮中的決定。

宮中決定總是太多權衡,只要有一端在關鍵時刻加了重,這權衡便很難衡了!

趙凜分析著襄王的所為。

“他先是被我所詐不敢動手,得到宮裏不調兵的消息,立刻就讓鎮國公動了手。想來這會兒,東西已經到手了,就看怎麽送出來了。”

“殿下準備如何?”楊柏泉問,“好歹也是十多支神火.槍,又不是芝麻綠豆大小,讓山東都司沿路關卡攔截,還是有機會攔截下來!”

趙凜沉默思索,“先生覺得鎮國公還會用那些流寇送東西嗎?”

楊柏泉聞言皺了眉,“若是老夫,老夫不會。”

他說著,突然想起鎮國公兩位女婿的事情,“那歸寧侯府韓家和永興伯府袁家,會否會在此時住鎮國公一臂之力?”

趙凜對此比楊柏泉清楚多了。

他想到之前在大明湖行宮,袁白彥和韓平

宇覲見的那次。

趙凜提醒楊柏泉,“兩家都要留意,更要著意那永興侯府袁家,也許袁家會順水推舟給襄王助力。”

畢竟,那袁白彥是兩邊倒的墻頭草呢!

反倒韓平宇不似那等奸邪搖擺之人。

… …

趙凜手中無兵,形勢立刻就落了下乘。

一整日,房中進出兵將議事。

程玉酌出了進去送了幾次茶水,再沒聽他來得及同自己開口說一句話。

等到進出的人終於散去了,只剩下楊柏泉的時候,程玉酌又進去送了一次茶水。

楊柏泉也有些疲憊了。

“殿下的形勢不利,說到底還是沒有兵,便是變換路線先去河南安徽,也同湖廣的襄王交不上手。”

趙凜坐在太師椅上,揉了揉眉心。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為今之計,只能先攔住襄王想要的這一批神火.槍。”

襄王想要神火.槍助力,也想研究神火.槍制法如法炮制,從而督造更多的火器裝備。

等到襄王的軍隊準備充分,造反之日就要到了!

趙凜只能先行攔截,“襄王得不到東西,必然按兵不動,到底籌謀多年,不能功虧一簣。”

楊柏泉說確實,卻道,“襄王籌謀這些年,我等竟然全然不知,不然早早安插人手,也不至於到這般地步。”

趙凜笑笑,“他既然多年籌謀,自然是萬千小心。”

程玉酌端了茶水過來,聞言,想到了自己的弟弟程獲。

十多年前襄王就為自己準備了替身。

那時襄王也才剛封王出宮,誰人能想到襄王竟那般早就謀劃了起來?

不可思議。

程玉酌將茶盅放到了兩人手邊。

楊柏泉問趙凜,“殿下上次那消息從何而來?若能像上次那般早早洞悉襄王等人的動向,豈不是好?”

上次鎮國公準備用流寇渾水摸魚的消息,當然是程獲送過來的。

程玉酌端著茶盤正要離開,聞言手下頓了一下。

趙凜這才看了她一眼,說道,“碰巧得來的消息罷了。”

程玉酌微微蹙眉,楊柏泉深覺可惜,“若是能有人在襄王身邊時刻傳遞消息就好了!”

趙凜沒回應。

程玉酌低頭出了門。

楊柏泉又同趙凜說了兩句旁的事,一看時候不早了,便起身告辭。

程玉酌在門外候著,見楊柏泉走了,再次進去收拾茶水。

趙凜站在輿圖前目露思索,眉頭緊緊擰著,一時沒有看到了她進門。

程玉酌從前幾乎從不去東宮行走,對他的事多半只曉得傳聞。

她知道太子性子難以捉摸,知道太子脾氣多有陰晴,也知道太子得皇上看重,是先太子後,眾望所歸的東宮之主。

可她不知道,他竟還有這等為難之事。

下有襄王圖謀不軌、蠢蠢欲動,上有皇上不知實情、不予理會。

程玉酌不禁又多看了他一眼,才又發現他嘴唇竟有幹裂。

今日不知說了多少話,議了多少事。

她端起茶盅走到了他旁邊,低聲道,“太子爺潤潤口吧。”

她開了口,趙凜才回過了神來,著意看了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