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3頁)

“不可。”

“為何?”戚之禮不明白,“水渾了,正好摸魚!”

鎮國公自聽了消息便覺不對勁,當下直接道,“這遇襲實在太奇怪,若是晚幾日,同我的計劃重合一起,我倒是樂意。可眼下,山東全面封境,消息和人手調配全然變了,我只怕其中有詐!”

他問襄王,“王爺如何說?”

襄王點了點頭,“是這個道理。”

他略略思索了一番,突然提出了一個猜測。

“會否是太子的手筆?”

戚之禮挑眉,“太子讓人襲了自己的車駕麽?”

他說著,還真就想到了這個可能,“那他想做什麽?趁機集中兵力?”

“這倒是好機會,山東各地增兵護衛太子南巡車駕,兵力確實不少。”鎮國公看向襄王,“王爺也是如此想?”

襄王並未確定,“咱們這位太子同先太子確實不同,摸不清脾性,也猜不透他的想法。那次我三人被人聽壁,應該就是太子的人,不過鎮國公的二婿卻說太子還有意來襄陽。實在是琢磨不透。”

襄王犯了愁,最近的事情越發變得不受控制了。

他思量了一番。

“咱們暫且按兵不動,以防有詐,靜觀其變吧!”

三人又猜了幾句關於太子趙凜的行徑,都沒有什麽頭緒。

三人各自歇了,第二日下晌,突然就有了消息——

太子以南巡車駕遇襲為由,上折子請兵護駕,要從臨近山東的直隸和河南調兵。

太子本就因著南巡有不少人手,接駕的山東和即將接駕的南直隸兵強馬壯,如今猶嫌不夠,還要從直隸和河南調兵。

一旦調兵成功,襄王那點兵馬完全不足為懼!

戚之禮深覺不妙,鎮國公也道不好。

“在外有兵,山東境內又各處調兵管制,便是流寇也不易動彈了!”

這樣的話,不禁襄王的兵馬受到威脅,他們打算的十幾支神火.槍,也很難從海上運過來了。

襄王攥了拳,“這位太子果然不簡單!”

戚之禮惆悵,“那咱們該如何以應對?總不能就這般被他扼住了脖頸!”

“不至於!”襄王雖然這樣說,可是臉色全然不見和緩。

“讓本王好生想想!”

*

徐州。

趙凜神清氣爽。

他早間同楊柏泉一起吃了早飯,說起上折子調兵一事,楊柏泉連道好。

“太子爺手裏有了兵馬,襄王有動作也不必怕了。只是不曉得皇上會調多少兵給太子爺。”

趙凜說不會太多,“襄王一日不挑明,朝廷的兵就不對大動,以父皇的不變應萬變之心,有兩萬人就不錯了。”

皇上在政事上面,偏為保守,楊柏泉也以為如此。

“不管怎樣,有兵在手便是好的。太子爺這番‘遇襲’,可真是恰到好處。”

趙凜輕笑一聲。

楊柏泉瞧著他眉目舒展,想到他接替東宮之位這三年的不易,感嘆。

“襄王叛亂若能被殿下消除,殿下名聲大振,日後也不會總有人時時疑慮、處處挑刺了!”

先太子入主東宮多年,一朝病逝換了趙凜,疑慮之人當然不會少。

趙凜不以為意,“孤才封太子三年,日後有的是機會讓他們曉得孤是什麽人。”

兩人又商議了幾句調兵之事,楊柏泉去尋徐州衛的指揮使說話,告辭趙凜出了門去。

卻在院中發現了程玉酌。

消失三天的太子一行,回來的時候,怎麽多了個女人?

楊柏泉心下一咯登,叫了程玉酌。

“你是何人?”